九华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横亘于皖南丘陵与长江平原之间,南倚黄山,北望长江。作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这里千峰竞秀、云烟缭绕,自古便是地藏菩萨道场,信众朝礼之地。香火千年不断,法会岁岁如期,春观新绿、夏听钟鸣、秋沐清风、冬见雪莲,四季更迭间,九华山承载着无数人的信仰归属与精神栖息。
如今,随着佛教文旅融合的深入推进,九华山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每年数以百万计的游客、香客和信众奔赴而来,尤以地藏法会、中元节、春节、清明、五一、国庆等节庆为盛。然而,庞大的人流与车流涌向这片佛国净土,既是信仰的洪流,也是地方职能部门管理的挑战。而能够让这片圣境始终井然有序、清净如初的,是一支忠诚奉献、科学高效、担当无畏的管理力量——九华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
九华街街景
九华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作为景区的综合治理主体,统筹辖区内资源配置、秩序维护、项目发展、环境保护、游客服务、交通疏导、节庆保障等各项工作,构建起一张全域覆盖、全天候运转、全链条响应的治理体系。管理委员会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雷厉风行的执行作风和一以贯之的为民情怀,牢牢守护着这座圣山的宁静与庄严。
每逢重大节庆,景区进入客流高峰时段,数十万人集中进山,车流如织,人流如潮。而管理委员会早已形成一整套应急预案机制,从高层统筹到基层调度,从信息联动到资源布防,环环紧扣、缜密周全。委员会领导班子亲自坐镇一线指挥中心,现场督导调度,细化岗位职责,优化路径分流,明确安全边界,确保山上山下、寺前寺后、各交通干道及核心节点实时响应、科学处置、无缝衔接。各业务部门则分片包干、专人专责,形成强大而稳固的执行闭环。
九华山节日交通管制
而支撑这一套高效运行体系的,是一支作风过硬、纪律严明、训练有素的管理队伍。他们以山为营,以岗为阵,日夜不息、坚守一线,在最繁忙之处守秩序,在最危险之处保安全,在最艰难之处稳大局。无论是凌晨山门开启时的疏导指引,还是夜幕降临后的安全巡查,无论是台风暴雨来临前的应急布控,还是游客滞留时的妥善安置,他们始终无怨无悔、无声奉献。他们的背影,镌刻着山的沉静;他们的脚步,托起着游客心中的安宁。
九华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深知,仅靠自身力量尚不足以应对节日期间的超大负荷。每逢重大佛教节会及国家法定长假,青阳县公安系统全员上阵,抽调警力定点驻守、动态巡逻。交警部门科学制定临时交通疏导方案,对重点路段进行封控与导流,全力保障景区周边道路畅通。来自县公安、交警、消防、医疗等多部门协同进驻景区,与管理委员会并肩作战、联勤联动,构建起“山上景区调度+山下属地护航”的一体化防控网。
武警维护游客秩序
这不仅是一场调度能力的考验,更是一种治理智慧的体现。在这套体系中,制度是骨架,数据是血液,执行是肌肉,而信念是灵魂。它让庞大的景区运行如同精密机器般协调无误,让数以十万计的游客在九华山安心朝拜、平安往返、满意离去。无数次人潮来去,无数次局部突发,背后都是一套机制在运转,一群人默默托举。
管理委员会坚持以人为本、以游客为中心,在安全保障之外,还高度重视服务提升。从信息化建设到智慧旅游平台,从志愿者团队到文明劝导系统,从公共卫生到无障碍设施,每一项细节都体现出管理者的前瞻思维与服务精神。他们深知,九华山不仅是宗教圣地,更是人民心中精神文化的寄托之地,每一位到访者的体验感、安全感、满意度,就是检验治理能力的最好标尺。
九华山山下交通管制
这座山静默千年,却因有了他们的守护而更加庄严肃穆。这支队伍不显锋芒,却在风雨雷霆中彰显铁肩柔情。他们是九华山的“看山人”,更是新时代佛教名山的治理者、服务者、守护者。无论春寒料峭,还是酷暑烈阳;无论人潮汹涌,还是山道漫长,他们始终在岗,无怨无悔。他们不是风景的一部分,却是风景得以长久存在的力量之源。
九华山因信仰而屹立,也因治理而稳重。万千香客心中的圣境,得以四时如常、有序如常,离不开九华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的科学统筹、长效机制和实干精神。也正因如此,每当香烟升腾之时,每当钟鼓齐鸣之际,那无形中维系秩序与安宁的那股力量,便尤显厚重而伟大。
九华山志愿者村庄清洁行动
他们没有镌刻在香碑上的名字,却书写着现代九华的宁静与庄严;他们不在佛像之中,却护佑着这座佛国的万千清净。他们以责任为笔,以担当为纸,在无声之处绘就了一幅恢弘壮阔的九华山治理图卷。
九华山不语,而他们,已言尽一切。文/方继明
责任编辑:刘霞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