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近日从湘见·建湘工业文化街区获悉,由中信设计完成的衡阳建湘工业历史博物馆(工业旅游产业园)项目摘得国际设计奖项——柏林设计奖建筑类别金奖!
湘见·建湘工业文化街区获奖证书 摄/朱南雁
BERLIN Design Awards 柏林设计奖是BETTER FUTURE旗下的国际设计奖项之一,在全球享有盛誉,并拥有来自全球各地的知名学者、科技创新者、建筑师等行业领袖组成的国际评审团,共同发现与表彰设计行业具有远见卓识的设计师及其作品。参赛类别包括建筑学、室内设计、平面设计等。
工业遗址长出“文旅新枝”
湖南省衡阳市是全国26个老工业基地之一,工业发展历史悠久,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工业遗存,建湘柴油机厂就是其中之一。
位于衡阳市珠晖区的建湘柴油机厂建于1950年,曾自主研制出湖南第一台柴油机,曾是中南地区最大的中小柴油机生产基地,一度成为衡阳乃至湖南的一块响亮工业招牌。随着时代变迁和城市发展,建湘柴油机厂也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压力。
衡阳建湘工业历史博物馆(工业旅游产业园)项目依托原衡阳建湘柴油机厂的历史建筑群,用地面积29万平米,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米,包括4栋湖南省文保建筑、22栋历史建筑,是第三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的重要观摩点。
湘见·建湘工业文化街区 摄/朱南雁
湘见·建湘以工业遗产保护与文旅融合为核心,将原厂房打造为集工业旅游、文化创意、研学教育、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工业文化街区,先后斩获国家级“工业文化研学实践教育试点示范基地”、湖南省级工业遗产、湖南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等多项殊荣。
城市更新打造工业历史“教科书”
走进园区,高大的苏式建筑厂房沿着笔直宽敞的厂区大道整齐分布,红色的砖墙,高大的合页铁门,老式的木制玻璃窗,油迹斑驳车床、铣床、磨床等老机械,无声讲述着激情燃烧的岁月故事,一部生动鲜活的湖南工业发展史“教科书”就摆在眼前。
中国·衡阳老工业基地文展馆 摄/朱南雁
湘见·建湘以“雁城画卷 蝶变建湘”为设计概念,提取“大雁南飞、湘江水韵、南岳衡山、建湘工业”等衡阳印象,在新旧融合、活化利用的设计原则下,保留并还原厂区原貌,通过“一心、一轴、六片、多点”的结构布局,将功能与城市社区服务空间相融合,打造艺术台阶休息区、铁塔下步道及交流场所、机电设备展示、共享绿地等多样化户外景观,使其成为城市居民交流新客厅,提升城市与社区认同感和居民生活幸福感。
从昔日的工业老厂房到如今的文旅新地标,衡阳建湘工业历史博物馆(工业旅游产业园)项目让工业遗产焕发新生,擦亮衡阳工业名片,将保护利用与产业创新发展、城市功能提升相融合,打造了可持续城市更新的生动样本,也为全球设计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提供了鲜活案例。(邓小保 朱南雁)
责任编辑:刘霞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