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7日,消化道肿瘤基础与临床药理研究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第二次学术委员会会议顺利召开。来自全国8个高校及附属医院的11位学术委员会成员和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实验室建设进度、开放课题进展、研究方向与战略规划等方面献言献策。
会议现场
会议伊始,重点实验室主任、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党委书记李国庆教授致欢迎辞。他首先对远道而来的各位专家表示诚挚欢迎,并感谢省科技厅、南华大学及各位专家对实验室建设的持续关注与支持。他指出,实验室自成立以来在科研创新、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积极进展,未来将坚持以临床需求为牵引,持续推进消化道肿瘤研究领域的创新发展。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王兵在致辞中强调,重点实验室建设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期待在学术委员会的指导下,实验室能产出更多具有临床价值的创新成果。
会上,李劲松研究员作《基因组标签计划——生命科学研究的北斗导航系统》专题报告,系统阐述了该技术通过建立分子水平的精确定位系统,为基因功能解析、疾病机制研究和精准医疗提供革命性研究范式。讲座引起了与会科研人员的强烈共鸣和浓厚兴趣,
李国庆教授随后作实验室年度工作报告,从科研成果、产学研合作、人才队伍建设、学术交流等方面全面总结了实验室的建设成效。
会议还听取了6项在研开放课题的中期汇报。学术委员会专家对各课题的进展给予充分肯定,并就实验设计优化、研究方法改进等提出了专业意见。在讨论环节,专家们针对实验室的现状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关键建议。
学术委员会主任李劲松研究员在总结发言中指出,实验室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立足区域特色,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他建议从平台建设、成果转化和管理机制三个维度协同发力,强化有组织科研,突出“临床+基础+药学”特色标签,早日将实验室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消化道肿瘤研究平台。
本次会议由消化道肿瘤基础与临床药理研究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和衡阳市药学会主办,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和药学部共同承办,消化内科、药学部、肝胆外科、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及相关学科骨干、研究生参加会议。
消化道肿瘤基础与临床药理研究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名单:
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化与细胞所)研究员李劲松教授
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湘南学院校长学术雷小勇教授
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杰青、国家优青获得者柴进教授
学术委员会委员、湖南省121人才工程人选唐志晗教授
学术委员会委员、华中科技大学朱玲强教授
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刘小伟教授
学术委员会委员、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常务副院长兼基础医学院院长屈顺林教授
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遗传学会理事唐小卿教授
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张晓东教授
学术委员会委员、湖南省芙蓉计划高层次人才引进项目“杰出人才”代小艳教授
学术委员会委员、第十一批“千人计划”青年千人魏华教授 (邓小保 胡超祎)
责任编辑:刘霞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