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邓小保 唐兰荣 报道)“村民关心的问题,就是我们应该解决的事情”,这是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酃湖乡光明村党总支书记周建华始终不变的初心,发挥好一名共产党员的模范作用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服务好全体村民是他一直不变的信念。
两年前,酃湖乡光明村两委班子换届,周建华当选为村党总支书记。在当选村党总支书记之前,周建华是一名生意人,把自己的生意经营得红红火火。在当年完成了从生意人,到村党总支书记的角色转换后,周建华用生意人的精明和党员干部为民谋福的理念,带领着光明村走上了一条富民强村的道路。
在周建华的脑海中,有一个美丽乡村全域化的蓝图,“我的目标是要让全村的角角落落都美丽起来。”为了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周建华带领光明村“两委”班子迎难而上,首先从城乡环境整治工作入手,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他苦口婆心的跟群众讲清道理,不折不扣的完成上级的要求。他募集资金20多万元,修缮了通村道路10公里,不仅改善了当地环境,还为招商引资吸引项目落地做好准备工作。为了夯实党建基础,他充分调动老党员、乡贤会的示范引领作用,经常性组织座谈会、现场会等活动,宣传政策,听取建议,使得光明村老党员、乡贤参与村庄建设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在他的带领组织下,光明村从上到下心齐气顺,精神饱满,干劲十足。
“有事找周书记。”这是村民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逢年过节,周建华都会组织全体党员、组长走访慰问贫困家庭和留守儿童。他与4名村班子成员还成立了村“乡贤会”和“红白喜事理事会”,每当村民家中有婚丧嫁娶时,他都会组织村干部前往叮嘱操办酒席应节俭办理,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为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增光添彩,如今的光明村在全乡环境卫生评比中名列前茅。
“村民服不服,主要在支书。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民思想观念陈旧、产业结构单一一直是困扰光明村发展的关键问题。以往光明村以葡萄种植为主,如今随着城市快速发展,村民的地少了,农业产业也逐年减少。周建华想到“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主导思想,提出了“支部+企业”的致富发展模式。今年下半年,光明村还将计划兴建排洪渠道一条,疏通所有沟渠,防止洪灾内涝。并建设好光明小区栏杆、围墙等附属设施,成立小区物业公司,在管理上逐步走向正规,也将解决当地村民的就业问题。
责任编辑:刘霞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