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创新技术引领希望,南华医院托起27周960g超早产儿生命之舟

发布时间:2025-08-05 12:41:01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近日,在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新生儿科病房外,超早产宝宝萌萌(化名)的家长满怀感激地将一面锦旗郑重地交到医护人员手中。这个在孕27周便提前来到人世、出生时体重仅960克的“小不点”,在科室全体医护人员67天的精准救治与悉心照料下,不仅成功闯过重重生死难关,还以“零感染、零严重并发症”的成果康复出院,充分彰显了前沿救治技术对生命的强大托举之力。

赠送锦旗 

“超早产儿救治,不仅考验技术精度,更依赖于技术的不断迭代。”面对器官发育极不成熟的超早产儿,医护团队在新生儿科主任刘晓日、护士长周辉辉、副护士长徐芳兰的带领下,迅速启动了针对孕周≤28周超早产儿的成熟救治体系。

小早产儿温湿度管理

在体温管理方面,团队优化了“小早产儿温湿度管理策略”与“脑保护性策略”,精准模拟母体宫内环境,并结合动态脑氧监测技术,全程有效规避了脑损伤风险。在呼吸支持领域,团队创新应用“三阶梯俯卧位通气策略”,根据患儿情况动态调整体位与无创通气模式,同时配合床旁肺部超声与改良式气道吸引技术,减少了放射性损伤与感染风险,让萌萌全程无需有创通气就平稳度过了呼吸危险期。营养供给上,团队摒弃传统喂养模式,采用“微量喂养递进方案”并实时监测肠道功能,精准把控液体量与营养密度。此外,通过B超定位追踪脐静脉导管、运用PICC心电定位技术,将血管损伤风险降至最低,为长期营养支持提供了安全通道。整套方案实施后,萌萌体重稳步增长,成功避免了肺动脉高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致命并发症的发生。

主管医生刘诗吟为萌萌行床旁肺部超声

“技术创新并非为了炫技,而是要让每个生命都能得到温柔呵护。孩子能顺利出院,不仅靠技术,更靠信任。”刘晓日感慨道。救治过程中,家属的充分信任与积极配合成为重要支撑。科室始终秉持“以患儿及家庭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将专业与温度融入每一个诊疗细节。在国家DRG政策指导下,团队通过精细化成本管控,使萌萌住院期间总费用在医保报销后,家庭自付部分降低,实现了“高技术救治”与“低经济负担”的双赢局面。

南华医院新生儿科深耕超早产儿救治领域多年,已构建起涵盖呼吸、营养、感染、温湿度管理等多领域的“技术创新矩阵”。此此次萌萌的康复出院,是科室综合救治实力的又一次生动印证。未来,科室将继续以精湛医术与人文关怀为双翼,为更多超早产儿托起生命的希望。(邓小保)

责任编辑:刘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