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公立医院党支部建在临床上的功能提升研究

——以湘潭市口腔医院党支部优化实践为例
发布时间:2025-08-19 15:36:42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摘要:本文以湘潭市口腔医院“党支部建在临床上”的创新实践为研究对象,系统阐述其通过优化支部设置(将党支部建在学科紧密相连的临床科室),在参与科室决策、人才培养、思想建设、学科引领及延伸医疗服务等方面的功能提升路径,显著强化了党支部政治功能与组织功能。实践证明,支部建在临床是激活公立医院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有效路径,为党建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口腔样板”。

关键词:公立医院,党支部,临床科室,功能提升,党建引领,医院治理

 一、引言

公立医院党建是保障医疗事业公益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湘潭市口腔医院立足口腔专科特色,突破传统党建模式,将党支部直接建在临床科室,实现党组织与业务单元的“精准对接”。这一实践既响应了“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的政策要求,又针对性解决了口腔医疗领域“服务覆盖面不足、学科协同性不强、党建业务两张皮”等问题。本文基于市口腔医院的结题实践,深入分析党支部在临床场景中的功能发挥与提升路径。

二、党支部建在临床上的组织基础与功能定位

(一)优化支部设置。以学科关联筑牢组织根基。市口腔医院党委打破固有思维模式,将原来以数字命名(如一支部、二支部)的混合式党支部(由临床科室党员与行政科室党员共同组成),调整为以口腔专科特色命名的党支部,根据口腔美学、口腔功能、口腔综合等学科关联性,优化组建3个临床党支部和1个行政服务党支部,实现“学科相近、业务相关”科室的党组织整合。支部书记全部由科室主任、学科带头人担任,形成“党建+业务”双负责人机制,实现“支部—学科—科室”三位一体,确保党组织决策能直接对接临床需求,避免“党建悬浮”现象。

(二)明确功能导向,聚焦临床与服务双核心。党支部功能定位紧扣口腔医疗特点,形成“三维发力”格局。治理维度:将党的建设融入医院发展各环节,党支部参与科室重大问题决策,推行“支部前置讨论”机制,形成了党纪与业务责任共担的良好机制,强化政治把关。业务维度:深化“双螺旋”党业融合工程,推行党建与行政联合查房模式,将党组织工作深度嵌入临床诊疗全流程。服务维度:党支部充分发挥“建在临床上”的功能优势,以党建引领延伸医疗服务触角,聚焦破解群众看牙难问题。

三、党支部在临床科室的功能提升实践路径

(一)深度参与科室治理,强化决策引领力。党支部通过“前置研究”机制,全程参与科室发展规划、科室人才引进、设备采购、绩效分配、职称评聘等重大事项决策。例如,牙周黏膜科在引进牙周内窥镜时,先召开科室管理组会议,评估其与学科定位、患者需求的匹配度,党支部进行把关监督,提出申购建议,再提交党委会审议,确保决策既符合政策导向又贴合临床实际。2024年6月以来,各临床党支部参与决策事项38项,通过率95%,未出现决策偏差,科室管理规范化水平提升40%。

(二)抓实人才与思想建设,凝聚队伍战斗力。“双培养”锻造骨干。实施“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骨干发展为党员”计划,各支部通过“党员带教”“师徒结对”“技术比武”等载体,培养市级E类口腔医学人才4名,培育对象2名,发展医生党员10名,其中4人获评“市优秀医护工作者”。

思想建设融入日常。以“三会一课”为载体,深入谈心谈话,将政治学习与医德医风教育结合。如口腔功能党支部开展“医者红·口腔功能提升”主题党日,结合病例讨论强化责任意识;口腔美学党支部通过“党员先锋岗”评选,以“患者满意度”为核心指标,推动服务质量提升,所辖科室牙周黏膜科全年零投诉。

(三)引领学科与技术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党支部发挥跨科室协调优势,打破学科壁垒,构建“1+N”学科群3个。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组建党员突击队等形式,在疑难病例会诊、重大手术决策、医疗风险防控、急诊综合服务等关键环节发挥引领作用。建立全口腔全流程MDT多学科诊疗模式,推广牙列缺失数字化修复、儿童早矫、咬合重建技术,创新6大类(显微、数字、舒适、颜面管理、微创、天然牙保护)10项新技术,实现诊疗无痛、微创、精准、高效,提升自然牙保存率。近一年来,医院成功建设市级重点专科2个,科研立项5项。

(四)延伸服务触角,彰显公益初心。党支部以“解决群众看牙难”为目标,主动推动医院延伸服务链条。资源下沉惠民:组建“牙防直通车”党员服务队,进社区、进企事业单位开展义诊26次,为2000余名职工提供“家门口”的口腔检查,解决“上班族不便捷看病”难题;在高校、社区设立“口腔工作站”,安排党员专家坐诊,服务覆盖人群超万余人次;党员专家主动打破优质口腔医疗资源集中于本部的局限,延伸至九华、下摄司、河东三个门诊部坐诊,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与院本部同质的种植牙等优质诊疗服务。优化服务供给:各临床支部牵头推出“晚上延时门诊”(至21:00),急诊“全天候接诊”,切实解决群众就诊时间冲突问题。家庭医生签约深化:党支部牵头组建全科+口腔专科的家庭医生签约团队,主动承担口腔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签约居民提供定期筛查、健康指导等服务。

四、实践成效与经验启示

(一)主要成效

1.堡垒作用显性化。党支部组织生活与临床业务融合率从65%提升至95%,“党建促业务”的良性循环形成,党业融合度显著提升;党员在关键岗位和急难任务中冲锋在前,“党员突击队”保障急诊口腔服务,患者满意度达96%以上,门诊人次及服务总量实现双增长。

2.治理效能提升。完善“三重一大”事项的决策程序与监督机制,强化党支部在科室决策中的政治把关和方向引领作用,防范重大决策风险,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相关投诉率同比下降14.7%。

3.发展动能增强。在党支部的引领下,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年增长率达8%,科研立项增长300%,重点专科增加50%,学科影响力显著提升。

4.品牌形象优化。“党建+口腔惠民”模式获主流媒体报道,社会美誉度持续攀升。

(二)经验启示

1. 组织设置要“精准对接”:以学科关联为基础建支部,确保党组织与业务单元“同频共振”。

2. 功能发挥要“问题导向”:聚焦临床痛点与群众需求,让党建工作“看得见、摸得着、有实效”。

3. 机制保障要“双向赋能”:通过“考核激励+资源倾斜”,推动支部在决策、服务、创新中“有位有为”。

五、结论

市口腔医院“党支部建在临床上”的实践证明,将党组织嵌入临床治理各环节,既能强化党的领导,又能有效破解口腔医疗领域的服务与发展难题。未来需进一步完善支部功能评估体系,推动服务模式从“普惠化”向“精准化”升级,为公立医院党建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的实践经验,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在基层落地见效。 (文/李川江 陈亚明 谭曼虹)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 [Z].2018.  

2.国家卫生健康委.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试行)[Z]. 2021.  

  3.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党组关于印发直属公立医疗机构党支部参与科室重大问题决策指导意见(试行)[Z].2024.

4.陈红等.组织嵌入理论视角下公立医院党支部参与科室治理研究[J]. 中国医院管理,2023.  

5. 李玲. 新时代公立医院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机制探析[J]. 卫生经济研究,2022.  

责任编辑:刘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