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平凡岗位践初心  细微服务显真情

发布时间:2025-08-19 15:50:11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我有幸成为一名社区工作者,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期待。俗话说:“挑战与机遇并存,磨砺与成长同行”。我从最初的迷茫到如今的渐入佳境,每一步都凝聚着汗水与收获,让我对社区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转变角色,心怀忐忑与憧憬

走进社区,一切都是全新的开始。初入社区的我,忐忑的是面对陌生的环境和未知的挑战,能否适应并胜任这份工作,憧憬的则是渴望能够在这块小天地里,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为居民带来一些实实在在的变化。

缺乏社区工作经验的我,参加了衡阳市石鼓区新聘社区专职工作者培训,通过专题辅导、案例教学、经验交流,让我对社区工作有了更新的认知。在民政、人社、住建等部门政策的讲解中,让我了解到社区工作的多面性。从民政部门的低保审核、人社部门的就业帮扶、住建部门的老旧小区改造,每一项政策都需要精准落地。社区工作涉及面广,职责繁多,社区工作不是“单打独斗”,更需多部门联动解决问题。社区工作不仅是执行政策,更是连接政府与居民的桥梁,必须做到“上接天线,下接地气”。

作为社区工作者,不仅要解决“事”,更要关注“人”。从理论学习到实践锻炼,从政策解读到入户走访,我深刻体会到社区工作的繁杂性与重要性。这一个多月来,既是适应期,也是成长课,让我对基层治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如同一盏明灯,照亮我前行的道路。

融入岗位,破解困境与难题

基层是最好的课堂,实践是最好的教材。理论学习只是第一步,真正的考验在于实践。在社区老同志的“传帮带”下,我参与了具体的工作,也遇到了一些挑战。如何更好地满足居民的需求,如何提高社区的服务质量,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我逐渐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每当看到居民满意的笑容,深感自己的工作价值。

走访入户,摸清家底。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中练。社区工作首先要“认门、认人、认事”。我深入居民小区,了解小区分布、人口结构,精准掌握了低保户、残疾人、独居老人等重点人群情况。通过入户走访,我学会了如何与居民沟通,如何精准了解居民需求,更好地做好社区服务工作。

传递政策,攻克难点。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区关于秸秆禁烧工作的部署,我们创新宣传方式,通过社区微信群、张贴倡议书、入户宣传等形式普及禁烧政策及秸秆综合利用知识,及时为居民答疑解惑。同时,组建志愿巡逻队加大巡逻频次劝阻。在巡查中,发现有个别居民仍习惯焚烧秸秆,我们耐心解释环保政策和危害后,很愿意配合不再焚烧秸秆,并当好秸秆禁烧“宣传员”。这让我明白,政策执行不能靠强硬命令,而要依靠耐心沟通和群众的理解支持。

服务居民,建好台账。为进一步完善社区数据库,社区开展了居民信息摸底工作。这项工作看似简单,实则考验细致与耐心。有的居民担心隐私泄露,不愿配合;有的家庭白天无人,需晚上走访。通过一次次敲门、解释、登记,建立完善居民基本信息,为社区网格化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面对社区工作人员的敲门服务,有居民说:“住在这里,不仅环境好,心里更暖”。

聚焦成长,展望未来与梦想

社区是城市治理体系的基本单元,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一个多月来,我积极主动到社区问题集中、矛盾复杂的一线去历练成长,真正把经历变成经验、把阅历变成能力。

融入社区,让我深刻体会到社区工作的价值,它不是简单的“上传下达”,而是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换取信任。在收获成果的同时,也发现自身的不足:居民咨询时政策法规掌握不够熟练,需要查阅资料才能回答;遇到居民矛盾纠纷时,调解经验还不足。社区工作的艰辛磨练了我的意志,面对困难和挫折,我不再退缩,而是勇往直前。

社区工作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每一件小事都关乎民生冷暖。未来,我将持续在注重加强群众工作、组织活动、依法办事、矛盾调解、应急处突、协调沟通等方面发力,切实提升自己社区治理和服务能力,丰富社区工作经验,做永远的学习者和探索者。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努力成为政策的宣传者、发展的推动者、居民的贴心人,在社区实践中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为衡阳市石鼓区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文/周祯 湖南省衡阳市石鼓区角山镇)

责任编辑:刘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