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一场以“青蓝相携·接力同辉”为主题的师徒结对仪式在湖南省衡阳市蒸湘区衡钢小学录播教室温情启幕。现场既有古礼茶香浸润,更有教育薪火相传的动人篇章。据悉,此次结对仪式要求导师结合本校语数特色课堂教学模式“带德、带教、带研”,也鼓励青年教师在数字技能领域与导师互相交流,构建新型成长共同体。
合照留影
“您看这个智能体评价机制能否优化古诗教学?”新教师李巧正向导师刘晓燕展示AI辅助工具,而这位资深教师面带笑意:“你的技术加上我的经验,咱们的课堂定会更‘鲜活’!”现场9对师徒共同签署协议,笔尖流泻出一份责任和一份担当。
“师父请用茶!”青年教师双手奉上茶盏,氤氲热气中,徒弟们一一向导师行敬茶礼。这一杯茶,敬的是导师坚守讲台的匠心,更开启了携手共进的成长契约。茶礼非形式,是尊师重道的文化基因,更是责任传递的庄严承诺。
活动中师徒代表上台发言,导师代表刘凌云老师表示会不遗余力地倾囊相授,助力青年教师的成长;徒弟代表盛思思老师则立志虚心请教,勤于实践,早日成长为学校的骨干力量。
特色课堂
活动尾声,该校负责人表示:“师徒结对不是‘复制粘贴’,而要激发‘融合创新’。我们期待‘青’与‘蓝’在碰撞中,共同调出教育最温暖的色彩。”
匠心教育,薪火相传,衡钢小学的青年教师正在成长,他们在前辈们的帮助和感染下,定会不忘初心,努力成长,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为学校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邓小保 王元圆 邓方)
责任编辑:刘霞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