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链接: 马小峰,2000年毕业于苏州大学医学院临床医疗系,博士,副教授,硕导,主任医师,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心内科主任,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省健康学会血管风险评估委员会委员,省病理生理学会动脉粥样硬化委员,衡阳市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马小峰曾到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日本草津心脏中心进修心脏介入治疗。擅长心脏急危重症抢救与治疗,复杂冠心病介入治疗,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及起搏器的植入。主持省级课题2项,市级课题2项,中文核心5篇,SCI3篇,参编专著2部。
中国报道讯(邓小保 刘臻 报道)10余年来,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心内科从低谷出发,奋勇直前。科室人才培养自成一体,成为响当当的团队,这均得益于科主任马小峰长年的苦心孤诣。
采访当天,记者看见马小峰正忙于准备第二天演讲的PPT,内容是自己再熟悉不过的业务,马小峰仍不放心,看了好几遍才放下。“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这是马小峰从医以来一直坚持的原则。
不负众望挑起大梁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的前身为核工业415医院。马小峰的父辈从事核工业,作为“核二代”的马小峰对医院的辉煌历史如数家珍,“计划经济年代核工业415医院在衡阳市乃至全省技术水平绝对是一流的”。
然而,进入21世纪,市场化浪潮袭来,南华医院辉煌不再,人才流失严重,人才梯队出现了严重的断层。“2000年左右,当时住院部的病人只有个位数,我们30多名医生、护士每天大眼瞪小眼,不知出路在何方。”马小峰回忆。
2006年,马小峰刚通过“主治医师”考试。时任院领导觉得小伙子基础扎实、有干劲、肯拼搏,便找到他,让他担任科室副主任:“作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你应当有这个信心,将心内科建设好。”马小峰心里没底,怕辜负领导期望,但一想到核工业“四个一切”精神,即“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严细融入一切,进取成就一切”,马小峰毅然接受这副重担。
医生靠医疗技术立足。马小峰深知先进医学技术的重要性,学习更是无止境。马小峰一边努力工作,一边读硕、读博,晋升高级职称,先后到苏大附一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日本草津心脏中心进修心脏介入治疗。
2007年,马小峰接任心内科副主任,在科室打造了一套有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每年选派一至两名骨干医生,前往国内外心脏大中心进修学习。截至今年,该科室前后共派出9人进修学习,现均已成为科室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
如今,南华医院心内科现有医师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4名、博士1人、硕导1人,全部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拥有荷兰飞利浦及德国西门子大C臂、美国火山血管内超声及FFR、美国波科旋磨仪、迈瑞中心心电工作站及心脏彩超、CCU病房、强生三维CARTO标测系统、美敦力临时起搏器。科室常规开展冠心病介入治疗,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起搏器植入术,向心衰、高血压、结构性心脏病等亚专科方向发展。目前全年介入手术1500台左右,位居省内前列。公里,马小峰两地来回奔波筹建医联体。累计来回跑了10多万公里,见证着他参与耒阳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建设的辛劳。此外,马小峰更是远赴郴州、永州、株洲等地,积极参与医联体建设,为帮扶当地心内科发展献出自己一份力量。
善于创新后发赶超
今年3月,作为“省复杂冠心病介入治疗俱乐部”发起单位之一,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开启一场实时网络直播。
两天时间,全程直播为9名疑难杂症者做手术,手术不容许任何差错,马小峰和日本及国内湘雅三院的专家冷静、认真、细致,圆满完成任务。手术难度极大,却往往最能体现医生的定力和医院的实力。
最近,马小峰在朋友圈偶尔刷到他曾经的病人——夏老伯游山玩水,一家人其乐融融,不由得点一个赞。
2008年,时年60余岁的夏老伯因心脏收缩不同步、失去协调性,呼吸困难,辗转多家医院,最后来到南华医院。“当时,夏老伯的心脏不仅仅是收缩问题,心脏泵血功能也只剩20%,正常的要在50%以上,且心脏体积异常,是平常人的两倍之大,情况十分危急。”马小峰回忆。住院期间,夏老伯的心脏一度骤停,马小峰等医生紧急采取电击除颤和紧急心肺复苏措施,才将其挽救过来。
后期,南华医院根据老人家的病情,创造性地采用“三腔再同步化抗心衰起搏器+体内除颤器”(简称CRTD)治疗方法,并辅助医药调养,夏老伯慢慢康复,心脏也恢复到正常人体积大小。在2008年,CRTD技术在衡阳市属第一例,省内第4例。十几年过去了,看到夏老伯身体一天比一天好,马小峰由衷地感到欣慰。
第一台三维标测下的房颤射频消融手术,第一台慢性病塞病变手术……在马小峰的带领下,该团队创造了多项市内第一,南华医院心内科勇于直追,后发赶超。
尽心尽力想患者所需
2018年3月的某一天,马小峰结束一台手术后,带着一身疲惫回到办公室,正想坐下稍作休息。突然,一个脑袋从门缝探进来,怯怯地说:“马医生,您好。我是梁济,当年要是没有您,也就没有现在的我了,如今我已参加工作,我想把工作后第一个月的工资交给您。”
经过交谈,马小峰才记起眼前的这个聪明伶俐的小姑娘,正是十几年前饱受心脏病折磨的瘦弱小女孩。
时间回到2006年,南华医院申请到“湖南省健康三湘行”公益项目,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特困儿童免费做手术,当时医院选定了6名特困孩子,为其进行了免费微创手术。“小丫头当年还没桌子高。”马小峰用手比划,因为当时采用的是最先进的微创手术,手术后的第二天,6名孩子就在医院活蹦乱跳、嬉笑打闹了。
梁济的父母喜不自禁,拉着小梁济的手,一起来拜谢马小峰。“梁济啊,你的第二次生命是马医生给的,等你长大了,工作后第一个月的工资要记得交给马医生啊,来感谢他的救命之恩。”小梁济当年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没想到,十几年后,梁济还记得这件事,并找到马小峰当面感谢。马小峰很感动,但拒绝了梁济的“好意”。“当年只是一句玩笑,孩子能记着,就很难得。”
这样的感动,马小峰收获太多。记者在其办公室看到,墙上挂满了印有类似“德艺双馨妙手回春”感谢语的锦旗。“工作再辛苦再累,但总有些小感动让你心头一暖,自己再忙碌也就有了意义。”马小峰说。
近年来,马小峰正忙于医联体的建设,“技艺共享,使更多老百姓受益”。耒阳市距离衡阳市区80余公里,马小峰两地来回奔波筹建医联体。累计来回跑了10多万公里,见证着他参与耒阳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建设的辛劳。此外,马小峰更是远赴郴州、永州、株洲等地,积极参与医联体建设,为帮扶当地心内科的发展献出自己一份力量。
责任编辑:刘霞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