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

民间借贷因“爱”生“恨”司法拍卖一拍两宽

发布时间:2019-10-21 14:07:11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邓小保 李文瀚 报道 )近期,四川省南江县法院一起以商铺为拍卖标的物的网络司法拍卖成功实施,最终该商铺以超3倍溢价的150余万元落锤成交。这是一起自然人和单位发生借贷关系后产生纠纷的案件,在南江这个中西部小县城里有着较为特殊的代表意义,案件尘埃落定,不仅兑现了该案双方当事人的权责问题,也为同类案件,拓宽了一条妥处渠道。事情还得从3年前说起。

三年前公司为了盘活资源,某国有粮油公司向内部职工借贷融资。对于单位职工来说,把钱借给国资背景的单位,享受盈利分红,不失为一个投资理财的好方式。但市场的大浪淘沙,让该粮油公司成功融资后并没有扭亏为盈,导致无法偿还职工资金,投资打了水漂的职工们只能依靠法律与公司对簿公堂。杨某是该粮油公司职工家属,他当年借出近50万。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经调查,该公司经营停滞,早已没有营收,账户上一片空白。只能通过变卖固定资产来兑现杨某等出借职工的胜诉权益。

经南江法院组织双方协商,确定以该公司所有的某临街铺面作为拍卖标的物。通过准备资料,助拍勘查,网络询价,发布公告等一系列程序,该商铺在淘宝网实施公开拍卖。经过180轮竞价,最终以150余万元成交,不仅全部偿还杨某出借资金本息,还为另一起同一被执行人案件提供了执行空间。

据悉,该粮油公司的融资行为,涉及金额较大,人数较多,但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身权利的截至目前只有两位。这两起执行案件的成功偿付,对于其余出借资金的职工,无疑是一块掷地有声的“问路石”,也是一剂信赖法律的“强心针”。

责任编辑:刘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