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杭州乔司综治工作推动新旅途

发布时间:2019-10-24 13:28:15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邓小保 胡建云 吴培火 报道)2004年,浙江省杭州市乔司学习了枫桥经验后,创立了中国首家乡镇综治中心,开启了基层综治的新起点。2019年,杭州市乔司以昂扬之姿再次出发,打造新综治中心,又一次走在了全国基层综治的前列。十五年间,乔司用实际行动,真正实践了“社会治理的核心是人”这一理念

采访了解到,杭州市余杭区的陆金利今年46岁,一点也不老。说他“老”,是因为他的资深——从1995年来到乔司开始,陆金利在街道的基层综治岗位上足足干了24年。2004年,陆金利担任乔司综治办专职副主任兼治安联防大队常务副大队长一职。他和同事们一起,学习和创新“枫桥经验”,突破性地在全国首创了综治工作中心。2004年6月,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的陪同下,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中央综治委主任的罗干同志亲临乔司综治工作中心进行视察,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可贵的是,其后20多年,陆金利从未停下过探索综治工作新模式的脚步:2008年到2009年牵头镇村组三级“和事佬”协会、推行新居民星级化服务管理;2010年探索“三位一体”和“3+X”网格化管理模式,为其后的“两网合一”打下了坚实基础;2014年建立“平安乔司”微信平台,抢占新媒体宣传阵地……

2004年开始,陆金利给自己定下一条规矩:每周至少参加一次深夜治安巡逻,时间从晚上11点到凌晨4点。多年下来,他说到做到,无论刮风下雨,酷暑寒冬,从未间断。同时他用了多年时间,为乔司的民生工作“做规矩”。如今,乔司老百姓用的农村农户房屋租赁合同、拆房协议,企业适用的租赁企业管理办法和实施意见,几乎都出于陆金利之手。2019年8月,因为工作调整,46岁的陆金利不再负责相关综治工作。然而不夸张地说,翻开乔司综治工作的成绩单,每一页上都有他的名字。

在杭州市余杭区乔司的老百姓中流行一句话:“要说理,找老杨。”老杨,说的就是今年60岁的杨金泉。如果说陆金利是乔司综治工作的“老战友”,那杨金泉就是乔司综治工作的“老朋友”。从乔司综治中心成立开始,他就是中心的一名“金牌调解员”。在他手上,没有出过一起因调解不当或不及时导致矛盾纠纷激化的案子;他本人也连续多年被评为余杭区人民调解先进个人。老杨干调解牛在哪里?别的不说,他做事,“以情感人”和“以理服人”,缺一不可。“以情服人”,就是要帮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以理服人”就是要做到公平公正。

基层综治工作,就是要跟老百姓打交道。而作为一个典型的城乡结合地区,乔司形势复杂,既有土生土长在这里的本地居民,又聚集着庞大的外来人口。如何协调双方关系,维护本地人的合法权益,也让外来人口能安心打工,就成了一道必答题。对此,老杨的态度是:“不管本地人外地人,只要来乔司,有困难找我们,我们就有义务和责任,帮他们寻找公正。” 十多年来,老杨帮外来民工要过被拖欠的工资,也为本地村民的土地租赁款问题有时拄着拐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因为做调解工作挨过骂,受过气,淋过雨,生过病,也因为帮老百姓实实在在解决了问题,得到过政府的通报表扬,收过老百姓的锦旗……2019年4月,60岁的老杨退休了。仅仅几天后,“杨金泉纠纷调解服务中心”在乔司街道正式挂牌。老杨带着一帮“徒弟”,乐呵呵地继续做他的调解工作。

自2011年推行“两网合一”开始,网格化管理就成为乔司街道综治工作的一项重要抓手。96个网格,270多名网格员,每天奔波在乔司的大街小巷,辛勤“织网”,守护百姓的健康。49岁的史杭剑,2008年进入乔司平安巡防大队,随后又成为一名网格专管员,每天的工作就是“走路”:每个人每天要检查6到7栋房子,敲开150到200个房间。看消防合不合格,电线安不安全,企业的应急灯能不能使用,消防栓有没有老化……

别人吃饭、休息的时候,就是他们上门检查的上班时间。而这样的工作,史杭剑和他的同事们一年要干300多天,除了春节几乎没有其他的休息日。村民们都知道:“我们吃饭的时候,他们就来敲门了。”但是他们也说,“听到敲门声,知道是史杭剑来了,就蛮安心的。”

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乔司基层综治工作的十五年发展历程中,还有一个名字不得不提——现任乔司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的郎毅。这是一个拥有近40万社会人口、15000余家生产经营单位的街道,本地和外来人口混居,环境复杂。如何在这里做好基层综合治理工作?

郎毅说,做社会治理工作,首先要管好“人”。做好“人”的工作,要从细微出入手。在这几年,他做了很多看似简单,但影响深远的事情。如今的乔司街道,作为一个城乡结合地区,安装的社会监控超过15000个,智能门禁系统5000套以上,占整个余杭区的四分之一。这又是一个良性循环。无所不在的“天眼”和门禁系统,有效遏制了治安案件的发生;这种实实在在的安全感,又促使老百姓更愿意尤其是外来租户,变“被动登记”为“主动登记”,门禁持卡率和流动人口登记率由此双双提升。

据了解,2016年到2018年这三年,杭州市余杭区乔司街道已直接培训各类人员34200余人,间接培训企业、作坊员工96000余人。显而易见,这同样是一个具有社会普惠意义的行动,解决了社会治理的“瓶颈”问题,也考验了领导功力的一个难题。从郎毅担任乔司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以来,乔司的综治管理成绩斐然:着力强化“四个平台”和全科网格运行、考核机制;有效整合巡防队伍1000余人,为辖区稳定保驾护航;牵头开展联合执法,有效解决非法办学、“两非”车辆等难点问题;有效开展重大决策和重点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有力保障征地拆迁、大会战、公共安全治理、“低小散差”整治等重点工作顺利推进;抓实“美丽余杭”建设,提升环境品质……而这也仅仅只是郎毅多年工作成绩中的几处亮点。从2011年开始,郎毅多次被分别荣获浙江省、杭州市和余杭区先进个人的殊荣。在他身后,陆金利、杨金泉……以及更多和他们一样的鲜活面孔,曾经和正在为乔司的综治工作战线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刘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