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

围绕全域旅游“担使命”促进旅游惠民“抓落实”

发布时间:2019-11-14 04:22:19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 (邓小保 杜文龙 报道)自今年七月开园以来,四川通江县沙溪镇红云崖村的乡村旅游迎来了客流高峰,特有的红色、民俗、宗祠、农耕文化,吸引了北京、重庆、成都、浙江等全国游客纷至沓来。

“这里空气非常清新,建筑古色古香,吃农家菜、体验红色文化和农耕文化,在城市里感受不到。”来自重庆的游客李小倩参观完红云崖村后赞不绝口。

红云崖村因作家梁上泉的长诗《红云崖》和歌唱家关牧村主演的歌剧《红云崖》而得名,著名的“赤化全川”石刻标语位于境内。历史上,它曾是唐朝洋(今陕西西乡县)壁(今四川通江县)古道的重要节点;也曾是红四方面军总医院第五分院所在地,同时还紧靠全国最大烈士陵园——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

今年七月,通江县按照“拓展王坪景区外延,丰富旅游环线产品供给,承接和延伸景区服务功能”的思路,充分挖掘红云崖村历史、民俗、红色、宗祠文化等旅游资源,累计投资3000余万元,着力将其打造成为乡村旅游示范基地。

“自红云崖民俗村开园以来,我们的营业收入平均每天都有三到五千块钱。”梧桐听雨民俗老板何晓东喜滋滋地说,

据了解,梧桐听雨民宿自七月开园以来,带动了周边5户老百姓销售农特产品和务工就业,月均增收1200元以上。

“彻底改善了我们老百姓的人居环境,现在我再也不用外出务工了,家门口也能增收致富,我们全家的小日子那是越过越红火了”村民闫仕广乐呵呵的说到。

闫仕广是红云崖村2014年度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前常年在外务工,景区建成以后,他不仅承包了园区的环卫保洁工作,还开了一个小卖部,同时动员家人加大了农副产品的种养殖力度,现在的收入十分可观。

据红云崖村支部书记罗仕珍介绍,截至目前,红云崖村旅游示范基地接待游客已突破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近百万元,直接带动 37 户 158 人脱贫致富。

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通江县紧密结合实际,围绕全域旅游“担使命”,坚持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并举,红色引领和融合发展结合,促进旅游惠民“抓落实”,做大旅游产业支撑,高质量推动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增强群众获得感。截止目前,通江县累计建成新华村、渔池村等23个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全域旅游格局正在加快形成。

据悉,今年1-9月,通江县累计接待游客513.9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8.12亿元,带动5600余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拉动1.2万余农村群众稳定增收,走出了一条以红色旅游支撑全域旅游、助力脱贫攻坚的发展路子。

责任编辑:刘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