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张立 旷丁山 李琳 赵小斌 报道)怀化,古称“五溪”,鹤城,怀化市治所在地,现辖7个街道、3个乡镇和1个旅游度假区,62个行政村、66个社区,总面积722.8平方公里,总人口60.6万人。近年来,在怀化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民政部门的关心支持下,鹤城区委区政府坚持“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理念,深入推进民政人本化、法治化、标准化、信息化、社会化建设,各项工作行稳致远,开拓创新,先后荣获全省民政工作先进区、全省五化民政建设进步区、全省社会救助优胜单位、省级3A婚姻登记机关、全省文明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一、坚持党委统揽全局,高位描绘“五化”民政“新蓝图”。区委、区政府始终牢记总书记“民政工作是“菩萨”事业”的嘱托,不忘初心,执政为民,高位推动民政工作建设。一是坚持党政引领。区主要领导认真学习习近平对民政工作重要指示及全国、全省民政工作会议精神,围绕“三个聚焦”,全面布局民政工作,将民政工作纳入区委政府重要议事工作,纳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今年来,区委政府共研究民政工作7次,重点调度10余次,及时研究解决殡葬整治、养老服务、社会救助等民政热点、难点工作。二是突出领导责任。成立了由区长任组长,分管民政的政府副区长任副组长,区民政、财政、残联及各街道(乡镇)等多部门为成员单位的“五化”民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结合实际制定《怀化市鹤城区“五化”民政建设工作方案》和《鹤城区2019年度“五化”民政建设评估指标表》,全面细化建设责任和目标任务,为民政“五化”建设,精准制定出时间表和路线图。三是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党委政府定期研究、部门单位联合研究民政工作等领导协调工作机制,强化队伍建设,提供经费保障,压紧压实责任,联合统筹推进。
二、坚持服务民生为本,全面落实“五化”建设“总任务”。坚持以省民政厅《2019年五化民政建设评估指标及说明》为蓝本,对标对表,找差距,补短板,逐条逐项、落实落细、精准到位。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民生保障。社会兜底保障更加有力。建立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和财政投入长效机制。2019年全区共发放城乡低保资金2700多万元、特困供养生活补助金370多万元。同时,为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对象发放元旦、春节补贴9464人次1419.6万元。城市低保月人均补助水平较上年度增长16%,农村低保月人均救助水平较上年度增长23%。特困人员护理集中供养率达53%。社会福利事业稳步推进。按时足额发放孤儿生活费、残疾人两项补贴,2019年以来,共发放孤儿生活保障金168.6万元、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180多万元。开展“夏季送清凉”等活动,为流浪求助人员发放生活物资20多万元。开展关爱困境儿童“温暖行动”行动,为400名困境儿童发放米、油、棉被及书包等物质28.04万元。销售福利彩票1600万元。养老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新建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关爱中心10个。全区共建养老床位2410张,达到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37张。城乡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分别达95%、62%。总投资近3亿万元,建设床位1200张(四院合一)的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已进行室内装修阶段,预计年底投入使用。脱贫攻坚任务巩固提升。将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农村低保或特困供养保障范围,全力做好社会兜底保障工作。区民政局对口帮扶的江垄湾村已成功脱贫摘帽。二是坚持依法行政,夯实法治基础。加强法律顾问工作。积极聘请区政府法制办主任为法律顾问,为民政工作提供法律咨询,及时研究解决民政工作中的法律问题,为民政执法用法把好法律关。加强学法普法工作。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参加网络普法考试,合格率达100%。深入开展“送法下乡”活动,积极宣传民政法律法规,提高干部职工法制水平。加强民政执法工作。强化中坡山区域殡葬整治、社会组织监管、养老机构备案、婚姻登记等工作,力求实现民政全领域、全流程、全方面严格依法,依靠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加快民政事业转型发展。2019年来,共办理结婚登记2146对,离婚登记1372对,办理民办非企业登记15个,社会团体5个,合格率达100%。三是坚持建设标准,全面规范管理。按照标准化要求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和服务流程,整合编印《民政业务工作办理指南》、婚姻登记流程图等一套规范化操作标准。加强和美社区建设。投入资金2400万元,按照社区标识、外墙装饰、机构门牌、服务窗口、宣传栏目“五统一”标准对剩余13个不达标社区进行标准化建设,至此,社区标准化建设达100%。强化养老服务质量建设。深化养老服务市场放管服改革,启动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实行备案管理工作。会同卫健、住建、应急等部门协同推进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认真贯彻落实《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开展养老机构等级评估和养老机构内老年人能力评估。加强儿童福利机构建设。全面规范村(社区)示范性儿童之家建设,村级儿童之家覆盖率已达到90%以上。加强婚姻登记工作。进一步健全婚姻登记管理制度,规范登记程序,成功创建省级3A婚姻登记机关。积极推进殡葬改革。加强殡葬改革政策宣传,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万多份,使殡葬改革工作家喻户晓,同时在中坡周边等重点管控区域安装39个监控,实现手机并网实时监控。农村公益性公墓和集中治丧点建设稳步推进。四是坚持社会引导,培育多元主体。加强慈善救助。积极开展慈善援助活动,为贫困群众送去温暖。今年来共援助16人近11万元。建立社区慈善超市8家,经常性为社区贫困群众发放慈善物质。加强基层能力建设。在各街道(乡镇)建立社工站,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配备1名专业社工;在村(社区)设置民生协理员及儿童督导员,业务涵盖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关爱儿童等各个领域,全面提升基层民政经办能力,畅通民政服务“最后一公里”。加强社会关爱活动。依托基地专业培育,成功孵化了微爱青少年服务中心等社会团体 11个。积极引导有志青年、爱心人士注册登记志愿者。今年来,组织社会各界爱心团体及人士先后开展关爱困境儿童、关爱孤寡老人等社会活动50多次,提升了民政社会影响力。五是坚持信息主导,提升办事效率。加强民政广域网建设。依托全省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整合升级全区各街道(乡镇)民政办公网络,建成联通省、市、区、街道 (乡镇)四级民政信息平台,进一步优化了服务流程,提高了办事效率、精准保障群众利益。加强社会救助认定工作。逐步完善公安、税务、房产等多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强化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认定工作,及时更新数据录入,确保低保、特困等民政救助对象实现认定精准、享保精准,并动态管理。
三、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围绕民生“瓶颈”寻求“新突破”。“创新”和“突破”是鹤城“五化”民政建设核心理念,也是鹤城民政事业改革的靓丽名片。为打破民政业务信息化薄弱、民政养老机构安全监管不及时及殡葬改革难推进等民政发展“瓶颈”,鹤城民政系统审时度势,结合省、市民政建设规划,在政务外网建设上延伸拓展,相继开发“扶老、济困”智慧民政信息平台和“安联网”监控平台,实行一线多网、一网多能。一是建立智慧民政信息平台。通过数据整合,全面实现民政业务竖向分类、横向汇总,及时为领导提供数据信息,实行科学决策。同时,积极搭建高效便捷的掌上民政政务体系,为群众提供“一键式”业务查询和业务登记,实现“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切实方便群众生活。二是开发利用“安联网”。投入资金200多万元,对黄金坳、芦坪、凉亭坳等敬老院进行消防提质改造,装入视频监控系统,强化敬老院安全管理。民政“安联网”的建设,实现了对各敬老院及中坡山等殡葬整治区域远程监控,提高安全管理和执法水平。
一年来,鹤城民政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深化五化民政建设,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离省厅的要求及和其他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不少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责任担当、更硬的工作措施,开拓创新、真抓实干,让民政“五化”建设的丰硕成果惠及更多鹤城民众,努力增强鹤城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责任编辑:刘霞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