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一部生动的湘潭地方史——长篇小说《遍地英雄下夕烟》读后

发布时间:2019-11-25 10:22:43 来源:新湖南

文/徐荣

《七律·到韶山》是毛主席写给家乡的诗,尾句“遍地英雄下夕烟”展现的是一幅农民喜获丰收的景象:在斜阳照耀下,农民收工归家,炊烟与夕辉映掩着幸福的暮色,和平、宁谧的夜晚就要来临了,诗句充满了对人民群众的歌唱与赞美,余韵缕缕不绝,其中的“英雄”更是对前面“为有牺牲多壮志”最好的呼应。

湘潭伟人辈出、将星闪耀,以湘潭人物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灿若星辰,井冈山、赤水河、宝塔岭、太行山、中南海、朝鲜战场,那些地方的那些历史和故事通过艺术的表达再现了伟人的形象,让湘潭人耳熟能详,但也许是因为巨人的光芒太过耀眼,作为大革命和抗日战争的重要见证地,以湘潭本土为主舞台的文艺作品却不多见,以湘潭普通革命者为主人公的作品也不太多。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出版的长篇小说《遍地英雄下夕烟》可以说是填补了一段空白。

《遍地英雄下夕烟》主人公田九林是一个在湘潭东坪镇成长起来的普通革命者,主人公少年时期投身大革命的浪潮中,懂得了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在之后波诡云谲的岁月中,他目睹了反动派的屠杀、经历了与组织失散的痛苦、感受了同志的背叛,面对了荣华富贵的诱惑,但始终初心不改,苦苦寻找组织、践行使命,战斗在湘潭革命斗争的前线,并最终迎来了湘潭的解放。很明显,小说的框架结构、人物设置、情感冲突等很多方面学习了十年前名震一时的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主人公练习巫家拳、并在北方参加擂台赛的桥段简直类似《人间正道是沧桑》中杨立青误入土匪窝的章节,两部作品标题都出自毛主席诗词,倒是相映成趣。

然而仅仅说《遍地英雄下夕烟》是个有趣的补白故事是不公允的,看得出来,作者对于历史是有着认真而深入的思考的,这种思考也写进了小说。此书慢慢读来,湘潭大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平解放的那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如在眼前,小说重现了湘潭历史上那些熟悉而陌生的“火烧洋油池”“湘潭起义”“中国第一个装甲师湘潭成军”“保卫湘潭电工厂”“湘潭和平解放”等重要历史片段生动再现,大唐兴寺、槟榔、十八总、药都等地方掌故穿插其间,反帝反军阀的红色歌谣原汁原味,人物命运跌宕起伏,故事情节曲折动人,共同构成了一个红色传奇故事。

更重要的是,今天很多年轻人对于“三座大山”缺少足够的理解,在前些年一些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下,在一些文艺作品中,帝国主义是帮助中国开放和现代化的,地主无非就是勤劳致富的农民,土豪劣绅俨然以乡贤的面目闪亮登场,但小说做了坚定的回答。一滴水可以映出世界,湘潭以及湖南在大革命时期堪称勇立于革命潮头,之后却迅速陷入革命低潮,自有其历史原因,金冲及先生有过专门论述,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湖南是军阀势力和地主武装有着盘根错节基础的地区,从湘军以来根基极为深厚,人民群众革命热情固然高涨,但反扑力量过于强大而难以立足。唯其如此,湘潭更值得关注,湘潭的历史足以成为中国的一个重要剖面,湘潭的故事惊心动魄,她是中国革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一段华章。

《遍地英雄下夕烟》是严肃的,小说中,英国、日本、美国各路帝国嘴脸、土豪劣绅的狰狞面貌以及国民党迅速由革命转向反革命的背叛,包括后来在抗战期间的腐败颟顸脱离人民,都在湘潭这一方小舞台上,以艺术的形式得到了深刻的体现。以“火烧洋油池”为例,作者用足够的耐心让主人公一路寻访湘潭煤油市场的演变,洋行先是低价击垮国内企业、摧毁了小农经济,继而以工业先发优势确立垄断地位,以坚船利炮捍卫打击竞争对手,各种下作手段无所不用其极,榨取最大的利润,期间各种买办也扮演着小丑角色,由此,今天难免让“聪明”的人们大呼可惜的“火烧洋油池”在当时的大潮中也就顺理成章了。同样,原本对“善长仁翁”们抱有莫名好感的主人公在一次次残酷揭开的事实面前认清楚了他们的真实面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没有出现在小说中,却撑起了小说的精神内核,而小说也为《报告》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注脚,地主阶级之贪婪卑劣,农民苦难之深重都展露无疑,主人公的信念的源泉已经呼之欲出。

应当是出于情节设置的需要,男一号田九林肩负着贯穿很多故事情节的重任,某种意义上,经历未免“传奇”了一些,男二号文华也许更值得观察。文华是男主人公的革命带路人之一,怀揣梦想富有革命激情,爱国主义情节深厚,却难以与自己的阶级决裂,最终跟错了领袖走上了一条错误的道路,但国民党建筑在沙滩上的“土地革命”迅速失败,国共两党对待人民完全不同的态度让他渐渐开悟,最终回到了正确的道路。小说开头有一个值得玩味的小细节,他由文化鲤改名为文华,这是一个在时代大变局中徘徊彷徨的生动标本。

小说选在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的时候出版,不好说是献礼作品,但可谓正当其时。“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在新的历史时期,要认真学习党史、国史,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小说的作者肖向民是湘潭的一位资深新闻工作者,从事多年电视记者,也参与过一些电视专题片的制作,因此小说和传统纯文学有所区别,情节性、故事性等是一大特色,小说冠名“影视小说”是恰当的,但她同时也是一本生动的历史教材。在这个新阅读时代,希望这成为更多年轻人关注湘潭党史、地方史,重新阅读历史、认识历史的一个理由。

(作者系湖南日报社湘潭分社社长)
 

文/肖向民(湖南湘潭)

10月29日,我的小说《遍地英雄下夕烟》由出版社送到了手上,相比六七月份的急切,我的心情平静了很多,如果是8月9日之前,我会更激动一些,毕竟,8月9日是湘潭的解放日。尽管是和平解放,更多的是象征意义,但对于千百年来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那仍然是一个“地覆天翻慨而慷”、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感谢我湘潭大学的老同学,《遍地英雄下夕烟》最后在国庆节前跑完了所有的出版程序,这是我,一个普通人,为共和国70周年献上的一份薄礼。

这本小说从一个叫做田九林的普通革命者出发,对湘潭从大革命到新中国成立那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进行了回顾,演绎了发生在湘潭的“火烧洋油池”“中国第一个装甲师湘潭成军”“保卫湘潭电工厂”“湘潭和平解放”等历史片段。湘潭伟人辈出,也是大革命、抗日战争以及湖南和平解放的重要见证地,以湘潭人物为主题的文学作品灿若星辰,但以本土为主舞台的作品却不多见,这部小说也算是填补了一段空白。

总体来说,《遍地英雄下夕烟》还是一个让我很满意的产品,可以打90分,10分因为其文学性和人物塑造,20分因为其地域特色,60分因为其历史性和故事情节,相比300分的满分这个成绩相当难看,但对我来说是一个不错的成绩。

最让我满意的是《遍地英雄下夕烟》的历史感。和十年前面世的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一样,标题同样出自于主席诗词,事实上,我的这个效颦之作三分之一的创作冲动就源自这部让我反复观看、阅读的大作。膜拜之余,《人间正道是沧桑》最让我怅然若失的是这样一段情节,瞿恩,这个杂糅了众多革命先辈事迹、无论革命热情还是个人品格都接近完美的人物,在回答黄埔学生关于土地革命、关于湖南农民运动相关疑问的时候是这样回答的:

“关于近来的湖南农民运动,的确牵涉到一批湘籍军官的家庭。对此,我所了解到的,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一部分军官说好得很!一部分军官说糟得很!有趣的是,说好的几乎全部是贫家子弟;而说糟的,又多半是富家子弟。想要解释这一现象,恐怕只有马克思的阶级分析学说。这个分析,已经有人认真地做过了,这个人,就是毛泽东!”

后来无论是电视剧还是实体小说,都没有设计主席答疑解惑的场景,连《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也没有出场,实际上算是避开了这个堪称关键的问题。瞿恩,一个革命导师级别的人物没有或者说没法正面回答这个问题,这是《人间正道是沧桑》留给我最大的遗憾。这些年来,因为要策划纪念历史的新闻报道,比如纪念主席诞辰的《江山如此多娇》、纪念抗战胜利的《九月三日忆忠魂》,我阅读了不少党史、国史、地方史的资料,对于“打倒列强除军阀”“全民抗日”“解放”等历史概念有了更多的思考,对于多年来如鲠在喉的“瞿恩之答”有了自己的答案,机缘巧合和影视界的人士有过接触,于是有了这个居然20万字往上的产品。

从大学毕业到此之前,我一直在新闻采编岗位上,既没有写过小说,也没有当过编剧,所幸的是,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影视作品欣赏与影视小说创作》让我有了理论武器,我安慰自己,我是干电视的啊,写小说不专业,影视小说算是本行啊,虽然她只是个90分的四不相。

 

责任编辑:刘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