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湖南祁阳:城乡巨变展新姿城乡的“颜值”不断刷新

发布时间:2019-12-27 05:22:20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邓小保 董黎明 陈志军 报道)祁阳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因地处祁山之南而得名,因有浯溪而闻名,是一个古老的邑县,始建于三国时期,至今有1700多年历史,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同志的故乡。犹如镶嵌在“湖广熟,天下足”鱼米之乡的腹地,湘江中游的一颗璀璨明珠。

如今漫步祁阳县,宽阔笔直的街道纵横交错,整齐的高楼拔地而起,环境优美的公园游人如织,住宅小区优雅宜人,风情各异的美丽乡村星罗棋布,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令人惊叹。

1.jpg

祁阳县城一角

近几年,祁阳县为守护这份苍翠祥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城乡化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把群众利益摆在首位,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大力推进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践行“创国卫”、城市“五园五化”战役、特色小镇“10+X”工程、美丽乡村“一拆二改三种四清洁”行动和“百园靓城”工程,走出了扩容提质、生态智慧、城乡融合的新型城镇化“祁阳路径”,老百姓的认同感、幸福感、归属感空前高涨。同时,祁阳先后被评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县、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全国文明小城镇示范点、省文明县城、最具投资吸引力县区。2018年12月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还被湖南省政府确定为“到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达到30-50万”城市和重点支持撤县设市的县区之一,真可谓建设如虹,高潮叠起,好戏连台,春色满园。今年4月,作为全省唯一的县(区),在全省推进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现场会上作典型发言。省委政研室、住建部建筑杂志、人民日报、湖南日报、湖南卫视等主流媒体对此进行专题报道和重点推介。

聚焦短板攻坚为 发展增色添彩

环境基础设施,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支撑,是改善城乡生态环境质量的基本保障。祁阳县加快构建绿色市政设施体系,打造生态宜居绿城,让城市更美丽、更宜居。

2.jpg

祁阳改扩后的自来水厂

全力保障供水就是保民生。近几年来,累计投入5.81亿元,实施了扩容提质保供水六大重点项目,县城日供水规模从7万吨提升到19万吨,开创了国内县级水厂最大规模的“无负压设备+清水池”联合供水先例,实施了县城供水管网漏损计量改造工程,对城区近116条道路和286个老旧小区配套供水管网进行全面改造,更新供水主管427公里、阀门井1700个、消防检727座,实施了水质监测能力。同时,升级水质安全保障,建设国家106项饮用水指标检测中心及实验室CMA计量认证,推动了水质安全保障不断升级,完成了DN25及以上大水表的智能化改造,完成了18762户DN15水表的智能化改革,实现了新注册水表全面智能化,困扰县城居民的供水难题得到根本解决;为了提高城市的燃气保障能力,祁阳引进央企华润燃气,建设了运营CNG供气调压加气站一座,L-CNG合建站一座,5.1万户居民用上了安全清洁的天然气,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清洁能源保障;完成浯溪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及提标改造工程建设,建成白竹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7.5万吨,更新雨污水管网227.6公里;新建海螺水泥窑协同处理生活垃圾生产线和固废处理项目,以及11座垂直式垃圾转运站,新配清扫保洁车辆40辆,城区生活垃圾实现100%无害化处理;建成地下综合管廊4.3公里。同时,突出片区开发,高起点规划建设杨梅湖、高铁新城、原种场、浯溪生态新城等4大片区,引进香港铜锣湾杨梅湖文旅新城和红星美凯龙家居广场等标杆项目,高标准规划了千吨级港口码头、衡永高速公路、铁路综合物流园、环城大道、灯塔大桥等一批重大项目,使祁阳一跃成为交通大动脉、城市景观带和经济新走廊。

3.jpg

祁阳改扩后浯溪污水处理厂

在完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的同时,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区分轻重缓急,分期分批推动环境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促进城乡环境公平。目前,全县17处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有4处已经建成运行、5处正在招标;根据计划,2021年要实现建制镇污水处理厂全覆盖。供水、环卫、燃气等城乡一体化建设正稳步推进,一大批乡村美了“颜值”,有了“气质”,成为农民生活的幸福家园、市民向往的休闲乐园。

瞄准痛点发力 提升了民生福祉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推进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祁阳县坚持把群众的痛点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点,优先安排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建设项目,全力推动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

针对部分农村居民喝不上干净水甚至缺水喝的难题,规划建设农村5大片区水厂及管网工程,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区域供水规模化、工程建管专业化、运行维护智能化”。城乡供水一体化PPP项目一期工程大村甸水厂及管网工程建设全面启动、加快推进,该项目采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模式,由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建,概算投资3.65亿元,设计供水量6.1万吨/天,项目从启动建设到成功通水,只用了350天时间,比计划工期缩减了五分之二,再一次展现了项目建设的“祁阳速度”。今年11月24日已实现供水;切底的解决了地处衡邵干旱走廊的文明铺镇等北5镇近29万群众将喝上干净、卫生、安全的自来水。

4.jpg

祁阳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大村甸水厂通水仪式

祁阳旧城区是县城最大的人口聚集区,也是主城区,环境基础设施欠账较多,特别是居民小区老旧化程度较高,路面坑坑洼洼,环境脏乱差,严重困扰居民群众的正常生活。结合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对286个老旧小区和116条主次街道进行全面提质改造,地上与地下工程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旧城区特别是老旧小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5.jpg

祁阳孝德明尊府小游园

突出创新实干 走出城乡新风尚

祁阳县坚持城乡融合、协调并进,构建以县城为龙头、特色小镇为重点、美丽乡村为基础的新型城镇化体系,积极探索具有祁阳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

6.jpg

美丽陶铸广场夜景

创新工作载体,在县城,大力推进以城市建公园、社区建花园、小区建游园、单位建庭园、百姓建家园,净化、绿化、亮化、文化、智能化为主要内容的“五园五化”和“百园靓城”战役,坚持老旧小区改造由量向质、由粗向精提升,把文化小游园建设作为小区改造提质的品牌来打造,创新县级领导办点示范机制,在全市率先建成以十九大精神、核心价值观、廉洁、党建、交通、祁剧、法制、禁毒、统战、人防等为主题的特色文化小游园156多个,每个小区都优化设计,注重细节,建设小雕塑、绿化景观、水景小品和祁阳文化元素,真正“让每面墙壁会说话、每株树木都含情、每处花草都如意”,让百姓出门能见绿,抬腿能健身,处处见文化,寓文于园,寓教于园,深得民心。比如,改造后的甘泉小区,家家户户的阳台上都摆放着各类绿色植物和花卉,共建“三角梅”小区,从下望上看,满眼透绿,宛如一个“空中花园”。改造后的枣阳路小区居民开心的说:“这里的房价,在改造后每平米上涨了六百元,真是享共产党的福呀,现在旁边待改造的小区老百姓都急着叫政府来拆呢!”此外,县城还规划建设龙山公园、望浯公园、陶铸公园、浯溪国家湿地公园、浯溪国家水利风景区,扎实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国家智慧水务试点县、全国海绵城市试点县创建抓紧进行,在香港铜锣湾杨梅湖生态智慧文旅新城5平方公里核心区开展国家海绵城市示范建设,县城实现了“颜值”和“气质”双提升。同时,县城规划区内除学校、银行、驻军以外,公安、检察、法院等60多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实现拆墙建绿,还绿于民,还畅于民,建设小游园156个;城区路面、机关单位、居民小区共新增停车位近10000个,有效缓改了停车难,公检法三家大院共同打造的高品质法制小游园成为县城西区一景和群众休闲的好去处,受到广大群众的高度评价,党群联系更紧密了,群众对城市的认同感、自豪感、归属感空前高涨;在建制镇,实施特色小镇“10+X”工程。实行竞争性奖补政策,引导各镇建设一条特色街、一座自来水厂、一个污水处理厂、一个垃圾中转站、一个美丽乡村示范点等10个规定项目和X个自选特色项目,激活一池春水,一批特色小镇发展来势喜人。茅竹镇被列为国家首批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镇,潘市镇获批湖湘风情文化旅游小镇创建单位,黎家坪镇入选全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

7.jpg

祁阳整治后的三家村

在乡村,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开展美丽乡村“四大行动”。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展美丽乡村“一拆二改三种四清洁”行动,拆除危房空心房,改水、改厕,种树、种花、种果,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能源,全面整治农村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重点打造了3个美丽乡村示范片、5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36个国家、省级传统村落和100个县级示范村,在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被评为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今年12月13日上午,祁阳县人民政府与棕榈生态城镇发展股份有公司和湖南棕榈浔龙河生态城镇发展公司举行乡村振兴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该项目拟迭址在芧竹镇滳水村、三家村与大村甸镇崇山村约17平方公里区域,预计兑投资约52亿元人民币,打造湖南乡村振兴标杆项目,带动整个片区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存推动“三农”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8.jpg

签约现场

创新投入机制,在加大县本级财政投入的同时,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做好做实“上争外引”文章,顺利争取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等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特别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PPP合作等模式,成功引进华润燃气投资2.4亿元的燃气工程、海螺水泥投资2亿元的水泥窑协同处理生活垃圾生产线和固废处理、启迪桑德公司投资1.6亿元的城乡环卫一体化等一批重大项目,有效解决了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难题。最近,我县又与世界500强企业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旗下的控股公司——航天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9.jpg

海螺水泥协同处理生活垃圾项目

创新监管方式,积极推进环境基础设施信息化管理,实施智慧水务、智慧城管工程,智慧供水大数据云平台、智慧综合调度指挥中心等建设稳步推进,按时间节点,提前1个月投入营运。

10.jpg

宽阔的祁阳大道

随着环境基础设施增量提质、扩面延伸,祁阳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人民群众的生态获得感和幸福感明显增强。一股爱护环境、美化环境的城乡文明新风正吹遍这片大地。

责任编辑:刘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