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邓小保 胡连红 杨明涛 张为助 报道)“现在正处于疫情防控关键期,大家不要出门,要勤洗手,多通风!”2月16日,湖南省耒阳市下派灶市街天桥社区第一书记秦玉林拿喇叭对窗户内的社区居民喊道。面对节后复工复产、人员错峰流动的疫情防控压力,耒阳市贯彻落实中央、省、衡阳市决策部署,实施分级分类精准防控,聚焦基层防控第一线,派驻37名市直机关单位党政正职进社区任“第一书记”,带动力量向一线下沉、资源向一线聚集,筑牢城市基层防疫堡垒。自下派行动开始后,这些“第一书记”主动履责,率领基层抗疫队伍牢牢织密了耒阳城区网格化防控网。
周密部署,全覆盖
针对本市社区点多、线长、面广,社区干部人手不够的现状,耒阳市从市直机关单位选派37名党政正职分赴城区37个社区担任第一书记,组织动员本单位党员精干力量,与街道社区党员干部一起,在疫情防控一线组建临时党组织,把疫情防控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主战场。
一个个临时党组织迅速组建,在“第一书记”率领下,他们深入辖区实地勘察,将各居住区细化为网格小区,采取党员干部包小区、包院落、包楼栋、包户、包人的“五包”方式,精准布控、轮班值守,实现入户排查、重点群体监控两个全覆盖,切实筑牢社区防控堤坝。
“只有在防控疫情中践行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耒阳市下派金星社区第一书记李小芽自接到通知后,每天天还未完全亮就来到社区,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曾连续多日加班未归家门。辖区内的党员轮岗值班、上门宣传劝导、定时定点消毒,全面做好了该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
截止到2月15日18时,全市6个街道37个社区共划分成680个网格,在网格小区进出口设立623个劝导服务站,安排3678党员干部实行“三班倒”值班值守,大部分群众对网格管理非常支持,小区防疫秩序井然。
整体联动,快反应
从1月22日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到正月初一领导小组升格为指挥部,再到正月初三县级领导和联防联控成员单位相关干部职工一律上班……社区第一书记到岗到位后,第一时间把指挥部的决策部署传达落实下去,与社区党员携手采取“1+9”的组织形式、“1包4”的工作模式、“动+静”的防控方式,对社区实施网格化管理、地毯式摸排。
37个社区37支队伍整体联动,实施宣传全覆盖,哪里有谣言,第一时间让哪个社区处理,他们快速反应,妥善处置舆情。2月9日,耒阳市出现“梅桥佳发市场肉摊主被传染”的谣言,梅桥社区第一书记谷峰迅速赶到市场核实,将核实情况及时上报的同时,还发动其他社区书记辟谣,各社区居民迅速了解到了事情真相,还社区一片安详。
干群互动,强效果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耒阳人民干群互动、万众一心,汇聚了一股股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社区第一书记组建的192个临时党组织、707支党员突击队,发动了4000余名社区网格管理员和群众志愿者,他们实行网格化管理的同时贴心为社区居民服务。2月14日,耒阳市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调度会,决定实行社区出入证通行制度。“我是第一书记,我先站岗!为了自身的生命健康安全,大家都会理解配合。”耒阳市蔡子池街道南方社区第一书记李乙平在南方社区部署网格化出入证通行制度时“硬核表达”、真情话语,让人民群众感佩于心,更坚定了战胜疫情的信心。为减少大家因长时间居家预防而过度紧张、焦虑和恐惧,37位“第一书记”还联合耒阳市“衡阳群众”志愿服务心理咨询专家,帮助市民消除恐慌。在他们的带动下,各社区党员主动认领任务,对辖区内的居家观察户以及不能自理、生活不便的老弱病残等群体,结成帮扶对子,通过定期上门、电话微信联系等方式,及时帮助代购生活物资、清倒生活垃圾、收寄快递等,确保基本生活不受影响,用贴心的服务赢得了老百姓的配合支持。
“第一书记”还发挥部门和个人优势,积极筹措防控物资,截止目前,37名“第一书记”通过各种渠道,共为社区筹措一次性口罩81048个、84消毒液2343瓶、医用酒精1735瓶,有效缓解社区一线工作人员防护物资短缺的燃眉之急。
硝烟仍浓,战斗仍在继续,室外温度只有3℃,薄薄的衣服抵挡不住凛冽的寒风,他们坚守岗位,紧盯各个路口,随时准备为出门的市民进行登记和劝说,正是有这样一群可爱的人,用初心和使命筑起全市广大人民群众生命的"安全线"。
责任编辑:刘霞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