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自主脱贫示范户荣誉称号
中国报道讯(邓小保 刘志凌 彭栋梁 凌小云 报道)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起斗志和勇气;扶智就是扶知识、扶技术、扶思路,帮助和指导贫困群众提升综合素质。教育,作为扶贫工作的重要行业,特别是后盾单位,如何做好贫困农户的扶志与扶智工作,让贫困户树立信心,摘掉贫困帽子?衡阳县教育局作为衡阳县“扶贫工作优秀后盾单位”对口扶持洪市镇市田村,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作出了很好的回答。
今年春节,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彻底改变了乡村过节的方式,比较特殊的是该村,洪市镇市田村在外务工经商的青壮年较多,像往常一样,他们在年前陆陆续续返乡与家人团聚,给进村人员身体状况排查与疫情防控加大了工作难度。驻村工作队员们从正月初二日起就进入市田,协助村支两委开展防控宣传,逐家逐户进行电话拜年,宣讲政府疫情防控工作“十不准”,倡导今年春节“不走亲访友、不聚餐、不聚会”,坚持每天对务工经商的回家人员健康状况进行监测登记。肖高登要求驻村工作队员随时关注该村外归人员健康状况反复叮嘱工作队员:一定要协助村支两委扎扎实实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突出重点抓实外归人员的身体状况打卡登记,发现疑似病人,迅速报告,并护送其到相关医院治疗观察。同时要求工作队员从局里领取适量够用的防疫物资、口罩、消毒液及消毒酒精支援市田村防疫工作。
据悉、驻村工作队员自正月初二开始,就告别家人,进入市田村协助村支两委阻隔外来人员进该村,落实村民居家防控措施。至目前为止,该村没有出现一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人,该村村民中自觉延缓结婚日期3对,取消4起80生辰喜庆酒宴。日前,该村已经全面启动春季农业生产,外出务工的186人陆续手持村里开出的健康证明踏上新的征程。
春节前,市田村贫困户王聪格外高兴,逢人便告:他写的网络小说稿费到帐了,每月务工收入还有4000多元,有了这些钱就可以装修新房、购买家具,成家立业,谋划未来美好生活了。王聪5岁丧父,6岁时母亲改嫁他乡,和七十岁的奶奶相依为命。2010离开学校后积极响应保家卫国号召,成为了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在服役期间,曾荣获过“优秀士兵”及“集体三等功”荣誉·。2012年带着12000元退伍安家费回到市田村,没有稳定收入,生活过得紧巴巴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帮扶责任人和驻村队员的轮番劝导,王聪努力学习墙壁涂料技术,掌握了一技之长,通过自力更生,在2015年花费16万元新建了一栋现代化红砖房。他虽然只有初中学历,但十分热爱写作,白天在外面从事墙壁涂料工作,晚上则利用空闲时间看看新闻,写写小说,练习书法。2019年,他用笔名“老王是个好同志”在《红袖添香》上发表了一本22万字的短篇小说《盲眼画师传》,现在又成为纵横中文网的签约作家,长篇小说《南派走山客》目前有40多万字了,正在努力更新中。
2015年,衡阳县教育局接到县委要求对口扶持省级贫困村—市田村的任务之后,局党委迅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对口帮扶工作。一是向市田村派驻常年工作队,由具有丰富农村农业工作经验的机关干部组成。二是实施局机关领导干部与市田村贫困户结对帮扶方案,机关股室负责人以上干部每人结对帮扶2-3户。双管齐下,驻村服务指导与结对走访帮扶相结合,宣传党的脱贫政策,落实贫困户政策性待遇,帮助贫困户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落实脱贫致富的措施。
深居市田山旮旯里的罗石平,是局党委书记、局长肖高登的结对帮扶对象。在几次走访中,肖高登注意到了他家居住的地方适合放养羊、牛、鸡等家畜家禽,按照他家的劳动状况,肖高登想方设法为其提供养殖品种,并请县农村农业局的技术员上门作技术指导,一年下来,罗石平一家子养牛5头、山羊60只、鸡一万余只。为了打开销路,肖高登邀请县直学校领导到罗石平家里实地察看,帮助他打通订单式销售通道。2018年10月,罗石平评为“衡阳市自主脱贫示范户”,一时间成为洪市镇的“红人”。
不论工作有多忙,对市田村贫困农户每月的走访成了县教育局结对帮扶干部雷打不动的习惯,该村的贫困户一谈起帮扶责任人,个个了如家人,人人竖起大拇指。是的,市田村的老百姓已经把帮扶责任人当成了自己信赖的亲人。走访做什么?肖高登强调:要充分了解贫困户的生活状况、生产状况、身体状况、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落实情况。要想他们之所想,踏踏实实地帮助他们落实脱贫致富的措施,让老百姓深深感受到党的关怀、国家的重视,享受改革与发展的红利。
“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教育扶贫必须志智双扶。扶智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解决贫困群众自我发展和持续发展的能力问题,通过教育打开贫困地区孩子们通过学习成长、青壮年通过多渠道就业改变命运的扎实通道,有效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肖高登在县教育扶贫推进大会上铿锵发声。市田村小学与王氏宗祠连在一起,师生每日望祠生畏,既不利学校发展,更不利孩子成长。通过实地调研,肖高登在局党委专题会上拍板:投资200多万元对市田小学提质改造。现在一所择地而建、设施齐全、师资合理、管理规范的现代化小学屹立在美丽的市田村。
如今的市田村,由驻村工作队协助村委会引进的金槐和油茶已经挂果,作为两大农业开发项目的股东,本村的贫困户年前已经分红得到了“第一桶金”。栏里有猪,山上有牛有羊,规模养鸡等项目已经成了该村农户自觉的养殖项目,田里绿了,油菜花开溢香山野,市田村的面貌变了,老百姓的精神面貌更是来了大转变,生活方式变了,生活水平高了,小洋楼多起来。据村支书王红乐透露:市田村的人均纯收入由3年前的4305元提升到去年的6500元,现在有单独小洋楼的农户已占80%,有小车的家庭就有50多户。
2019年10月7日,在村文化广场,市田村第三届“柔水杯”老年节庆祝活动在驻村工作队的精心策划下隆重举行,气氛浓厚的“久久叟宴”、热闹非凡的花鼓戏演出,“道德模范”、“贤孝嗣孙”、“最长寿老人”评选表彰活动,驻村工作队协助村支两委通过挖掘身边典型,树立孝亲楷模,促进了文明和谐家风建设,打造了一张靓丽的市田村“孝文化”名片。
村民王庸高感慨地说:“这几年村里变化很大,村容村貌整洁了,文化活动也多了,乡村民风更加淳朴了。全村完善了村规民约,积极引导群众见贤思齐、争当先进,县教育局为我村的变化作出了不朽的贡献。”村支部书记王红乐说:“现在倡导好民风好村风,参加文化活动的多了,赌博迷信的少了;和睦相处的多了,吵嘴打架的少了;勤劳致富的多了,群众生活越来越好了!”
“幸福不会从天降,好日子是干出来的。用好外力、激发内力,形成合力,只有这样,脱贫攻坚的伟大事业才能经得住历史和人民的检验,党中央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方针就一定能够实现。”肖高登如是说。
市田村脱掉了贫困帽子,但衡阳县教育局驻村扶贫工作队还一直在坚守,县教育局的系列扶志扶智措施还在实施。“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面对大考,我们一定按照原定的扶贫方案,助力市田村的经济振兴与社会发展同步推进,向县委和市田村民交上完美的答卷。”驻村工作队员信心满满。
责任编辑:刘霞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