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不以忧天耻 当以自扰荣

发布时间:2019-01-29 20:37:11 来源:中国报道

因职责所系,负责应急管理工作,常常因为担心多,操心重被好友戏谑杞人忧天,庸人自扰。还别出心裁从手机里搜索出一条河南杞县-重庆庸州-湖北上庸-湖南湘西大庸的旅游线路,执意要陪我故国神游。我说,忧天和自扰,本来是一种非常好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一般人还做不到呢,把我们应急管理人称作“杞人”和“庸人”那是过奖了。

古杞国,是中国历史上自商代到战国初年的一个诸侯小国,在周围强邻的压迫下多次迁徙流亡,最初在今河南省杞县一带,后来迁到今山东省新泰,后又迁至昌乐、再至安丘一带。国祚断断续续延绵了1500多年,直到公元前445年,亡于楚国。杞国多经磨难而造成了国人强烈的忧患意识。同时,在远古时代,人们对自然灾害的忧虑和恐惧是真实存在的。据《左传》,鲁庄公七年(前687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意思是:某天夜晚,所有的星星都消失了,忽然,天空中下起了流星雨。流星雨砸到杞国一带,落星砸毁半个国家,房屋焚烧,大火连烧三个月。故经历过此事的人,总是害怕天再塌下来。知道了杞人的苦难历史,你还认为其忧天是无来由无根据吗?

庸通用,中庸就是持之以恒的人生成功之学。古庸国,先秦文化的发祥地,是一个横跨长江至汉水这样一个地域辽阔的大国,建都上庸,名曰方城,存国1700多年。公元前611年,楚国发生严重灾荒,庸国想趁机获得进入中原的机会,发兵东进。楚庄王随即联合巴国和秦国,前后夹击,最终灭亡了庸国,即是历史上有名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典故。据《古代战事考》“惟庸人善战,秦楚不敌也”,说明庸人尚武善战,是当时秦楚极为忌殚的战略对手。自古以来未有不亡之国,如果仅以此来贬损庸人,说庸国人自己作死,自取灭亡,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杞国和庸国都是历史最为悠久的文明古国,虽然皆为楚国所灭,但是富有忧患意识和进取精神的杞人和庸人并没有消亡,而是融入了楚国各地,楚国也因并杞庸而后崛起,“唯楚有才,于斯为盛”说明楚才多出自于杞人和庸人,或杞地和庸地。楚国大夫屈原即为庸人,其先祖就是庸国的一位国君伯庸。历史上最著名的三大隐士赤松子、鬼谷子、张良,均隐于大庸,其中,鬼谷子被誉为千古奇人,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商鞅、李斯、吕不韦、白起、徐福、范蠡、乐毅、黄石公等数百人都是他的弟子,几乎囊括了那个时代军事外交领域的所有杰出人物。此外,庸人掌握着先进的青铜铸造技术,因此又被称为“镛人”,商代的许多鼎器、大钟都是庸人的杰作;又因善于筑城建房而被称为“墉人”,庸人在洛邑建造的周朝都城,以及古庸方城遗址的城墙历经3000余年风雨侵蚀,仍然屹立不倒。今天支撑中国成为制造业强国和“基建狂魔”的那些大国工匠,想必大多是庸人的后代吧。

随着中华民族的深度融合,杞人和庸人早已超越了时空和地域的限制,他们的忧患意识和进取精神早已化为中国人的骨血精髓,被后人不断传承和发扬。体现在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尚需待阖棺”;毛泽东“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革故鼎新、披荆斩棘、敢为人先、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无数志士仁人把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发挥得淋漓尽致。

忧天是价值观,决定一个人的思想境界;自扰是方法论,决定一个人的行为自觉。西汉大文学家匡衡为什么要凿壁偷光?东晋名将祖逖为什么要闻鸡起舞?工农红军为什么要二万五千里长征?因为自扰就是为了摆脱安逸与懒惰自己跟自过不去,以图自知自觉、自警自省、自砺自强;唐朝诗人杜牧之所以发出“商女不知亡国恨”这样的悲愤与慨叹,是因为人不自扰必然走向自醉自迷、自暴自弃、自生自灭。

忧当其忧,不避其忧,小不忧则成大忧,终成祸患;扰当其扰,不烦其扰,小不扰则成大扰,自不扰必被他扰,终陷困扰。我们应急管理人就是要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冲锋在前,为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而英勇奋斗。以杞人的忧天精神把应急管理工作的重点、难点想细一点、深一点、远一点;以庸人的自扰意识大刀阔斧地扫除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上的障碍,系统性地弥补队伍、装备和能力上的缺陷,以忧天为剑,以自扰为犁,探索出一条衡阳特色的应急管理新路子,为实现和谐新衡阳作出更大贡献。

文/周运动

责任编辑:刘 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