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三八"红旗手谢莲英把感恩与大爱再传递

发布时间:2020-03-27 00:42:43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邓小保 陈小伟 柏满富 李慧 报道)近日,湖南省常宁市妇联主席刘晓梅一行到社会福利院考察职工"三八"红旗手谢莲英同志。该院院长黄刚伦、民政局妇联主任贺巧凤陪同考察。考察中刘主席表示谢莲英是一个热情、有温度、上进、爱学习、坚强、懂感恩的女人。

常宁市妇联主席刘晓梅一行到社会福利院考察职工"三八"红旗手谢莲英同志

据悉:谢莲英是一个自身两次被遗弃的孤儿,长在福利院,打拼在园艺场 、殡仪馆,最后又回到福利院成为一名护理服务孤寡老人的职工。

护理人员推着耄耋老人在院子里晒太阳

她把感恩传递给儿女

2019年隆冬的一天,天气非常寒冷,公园里的大乔木都落叶了,来往泉峰公园的行人络绎不绝。在公园路下坡处一栋低矮老旧房的三楼,记者找到了谢莲英的家。她正好调休,穿着厚厚的棉衣,在家一边烤火,一边看书。记者“参观”了一下谢莲英的家,是2003年买的二手房,面积58平米的二室一厅,建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斑驳脱落的墙壁,以前似乎做过几次粉刷。客厅的家具都是陈旧老式的,圆桌、方桌、角柜、茶几、木沙发等家具颜色各不相同,明显不是统一买的,而是不同时候凑来的,唯有一台冰箱看起来很新,顶上还用报纸铺着挡灰尘,正墙上方挂着老人的遗像,两个卧室房间及床铺都收拾得整整齐齐,一间是她的,一间是他儿子的,几乎没有一件时尚的家具或电器,厨房也很小,但卫生搞得干干净净。她说儿子在乡镇社工站工作,回家时间不多。一套几十平米的房子,以前一家四口人住很拥挤,她男人走了,女儿出嫁了,儿子工作了,现在竟空落落的。

在她儿子贺俊杰的眼里:“妈妈是一位坚强的女性,是内外兼顾的女强人。她从小没有了父母的爱,在社会关爱和异样的眼光中长大,她学会了坚强和独立。她身体不好,患有糖尿病,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家庭,她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懂得感恩的谢莲英,把这份感恩教育传承给了两个孩子。老大女儿读完初中,就辍学去广东打工了,虽然学习成绩很好,而且自己也渴望多读书。但是,女儿说要让弟弟多读书,让弟弟将来更有出息,希望弟弟以后好好照顾母亲、回报母亲……儿子如今已经大学毕业参加工作4年了,前几年是在深圳打工,赚了些钱,还考了会计证。2017年,儿子回到家乡常宁,要与母亲在一起,要照顾身体不好的母亲,甚至还与姐姐一起凑些钱,把原来房子重新装修了一下,并买了冰箱和洗衣机,总算让母亲住得舒服些了。

在她女儿贺仲君小学的作文中,记者发现了这样的记叙:“我妈妈利用休息时间去给别人擦皮鞋。刚开始还是有点抹不开面子,觉得不好意思。但是,慢慢的时间长了,也变得自信了。并没有因为擦皮鞋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反而因为擦皮鞋多了一份收入,改善了家里生活,因此更加相信自己,相信未来会更好。”

谢莲英认为,“在物资相对发达的今天,精神的丰富和同情弱者才是最珍贵的。人最高贵的品质是大公无私、先人后己。”对于儿女的教育,她因为读书不多,不能在知识上教孩子什么,但是,她要儿女从小养成好习惯,对社会和事物有自己的看法,对人要有礼貌,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要知恩图报,懂得感恩。

说起自己的儿女,谢莲英充满着幸福感和满足感。“面对逆境和现实生活,一定要坚强和勇敢,一定要懂得感恩。”这是她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她把感恩传递给了儿女,不管他们在哪里、在什么单位,都懂得感恩。

她把艰难留给自己

谢莲英懂得感恩,还缘于她孤儿的身世。

她出生于1973年5月30日(据有关资料),因家庭贫寒,刚出生几十天还是婴儿的她被放在县委会门口,后被好心人谢爸爸收养一段时间。1974年11月21日(据档案资料),她又被遗弃到了福利院门口。

谢莲英谈起孤儿成长的往事,并没有讲述细节。其实,原来她很自闭,极少与人说起自己的身世与家庭。也许是真的不记得,也许已经淡忘了,也许是不想触碰那黯淡的童年。她只是说,“这么多年,要感谢领导和同事对我好,思想开朗了很多,豁达了很多,愿意与人说些心里话。我是孤儿时,别人关爱呵护我;现在,我长大了,是个护理员,有充实的工作,理应关爱老人,做好服务。这既是知恩感恩,也是对社会的回报。”

谢莲英的童年就在常宁市福利院度过。那时候,不像现在,有专门的儿童福利院和老人福利院。八十年代的常宁,经济发展慢,民政福利事业处于起步阶段,社会福利院既收养了孤残儿童,也收养着孤寡老人。从几岁,到十几岁,谢莲英在福利院,每天除了工作人员,面对最多的是老年人,这些老年人几乎都是老弱多病、孤寡可怜之人。谢莲英小时候面对无数异样的眼光和嘲笑,心里有许多无法言说的痛苦。特别是在小学,没有父母接送,没有父母的爱,没有家庭的温暖……她“心里很难受,说不出的难受,我为什么不能融入这个集体?自己也想不通。”沉默了很久,谢莲英这样告诉记者。

读完小学,谢莲英就不肯再读书了。1986年,已经12岁的谢莲英,因不肯再上学,她请求安排到园艺场,这是她最初的工作,位于偏远的白沙镇白水岩,工作与生活条件都很艰苦。在那里集中生产做农活,她很好学,这样的劳动,她一学就会,她饲养过牲畜、种植过水果,养过猪,打过猪草,养过兔子,修剪过兔毛,栽过棉花,轧过棉籽,种过柑子树,摘过柑桔……那时候园艺场的棉花、柑桔远近闻名。在几乎全是男人的园艺场,只有极少数如谢莲英一样的女人,十多年他们共同体验、创造、见证了园艺场的辉煌时代。

在园艺场工作的很多事情谢莲英记忆犹新。有一年夏末,谢莲英在一次送完猪食后,又去打水给猪喝,因为身材不高,连人带桶一块掉进了池塘,水很深,几乎盖过了头。当时喊了几声,没有人应,几经挣扎,急中生智,在池塘里摸了十几块砖头,一块一块垒起来,才慢慢爬出池塘,不知喝了多少水,最后是自己救了自己。为了给园艺场的母猪配种,跑了十多里路、找了好几个村,才找到一头公猪,把它牵回园艺场,又亲自守候很久,才完成配种。之后几个月,母猪快要生仔了,又要全程守候母猪。还没当过母亲的谢莲英却当了一回“接生婆”,母猪生产连续几天,有一头母猪竟生了14个猪仔仔,园艺场的同事们都很高兴。

1996年起,谢莲英在常宁市殡仪馆一干十多年,由于文化不高,先后做了保洁员、管理员、保管员等服务工作。作为谢莲英的同事和救命恩人,肖冬芽认为,殡仪馆里干的都是死人的活,很不适合女人工作。谢莲英在殡仪馆遭受了无数艰苦和委屈,但都挺过来了。肖冬芽回忆说,有一次,谢莲英受到馆内一同事的欺负,被打了几个耳光。谢莲英独自关着门在房里整整一上午,肖冬芽发现情况不对,在门外大叫都没有回音,踹开房门才发现谢莲英割腕自杀,流了很多血,肖冬芽等同事赶紧把她送去医院抢救才保住性命。

从那以后,在民政局领导关心下,谢莲英被安排进了社会福利院,专门为城市孤寡老人服务。2012年,谢莲英患子宫瘤引起大出血,生命随时都有危险,在福利院领导和同事的劝说催促下,她才被送往衡阳住院做手术。大家知道,原来她是没有钱住院。是福利院安排从财务借支、同事捐助,才让她安心住院,医治好了才出院。谢莲英非常感动,总是说,没有单位、没有福利院这个大家庭,没有这么好的领导与同事,就没有我的今天,也不可能有我今天的幸福日子。

#p#

她把大爱送给老人

“孤寡老人就像我自己的家人一样,用心护理照顾他们,让其晚年过得愉快。” 这是谢莲英发自内心的话。

作为谢莲英的好姐妹、同一批进福利院的同事,曹兰芳向记者讲述:2008年7月,曹兰芳与谢莲英同时调入常宁市社会福利院,上班第二天,谢莲英的老公不幸去逝。“对英姐来说,这无疑是晴天霹雳,本来穷苦的她,背着十年的债,又要面对突然的精神打击。”常宁市社会福利院的16位同事,就像已经共事很久一样,大家凑钱出力,帮谢莲英办好老公的后事,晚上陪着她,安慰她、开导她、鼓励她,使她对人生、对生活、对家庭、对工作重新充满了信心。

送走丈夫以后,谢莲英没多休假,很快就进入了工作状态,同事们见她很有干劲,于是都很放心。“英姐是我的好榜样,每天都有满满的正能量。”曹兰芳说。那时候的谢莲英不仅经济负担重,而且也患有糖尿病。为了还清债务,她十分节约,经常在中午下班后,到农贸市场的菜摊点,从中拣一些“还没有烂掉”的白菜叶子回家做菜吃。她宁可自己不吃或者少吃,也绝不能饿了孩子,影响孩子学习。

老人们在影视厅看着电视剧

在半个月里,记者采访了刘小凤、陈海艳、赵小梅、陈军英等,她们都与谢莲英共事了10年以上,大家亲切地叫她“谢姐”、“英子”、“英姐”,她们与谢连英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说上几天几夜都说不完。

在福利院即使工作了几年,谢莲英家的债还没有还清。福利院的领导和同事对谢莲英特别关照,比如上晚班多10元的补贴,有些同事总是让她代班,实际上是想着办法帮助她。要交公积金了,领导打招呼说,谢莲英的可以分批次从她工资中扣,不能影响她孩子的学习与生活。谢莲英生了病,也舍不得花钱去打针买药吃,福利院的副院长兼医生陈碧艳经常悄悄地用自己的医保卡给英子配药或打针,说福利院的老人打针吃药平时英子照顾得多,我们照顾一下她也是应该的。这也是福利院“家庭化、人性化、亲情化”服务目标的体现。

那时候,福利院的条件还比较差,没有用电烧开水,炒菜煮饭也没有用燃气,都是用煤火炉烧水和煮饭菜,晚上要保持炉火不熄,第二天早上才有热水,并能按时做早餐。服务组的值班室没有专门的房间,而是与开水房合在一起,并且在房内搭一张床,哪个值班就在那休息。因为谢莲英总是积极主动值夜班,那个夏天特别热,加上晚上睡在火炉房里,导致全身生满了痱子,她默默忍受,总是坚守岗位……别人开她玩笑,“你又没晒什么太阳,天天在福利院,怎么还生一身痱子。”陈军英在旁边说,“英姐晚上跟九个‘太阳’睡觉,怎么不晒得生痱子呢?”

“耐心、细致、热情”是福利院对每个服务员的基本要求。有一次,谢莲英为三无老人唐谋余洗衣服,被老唐指责她偷了其衣服中的钱,而且多次坐在路上,拦着谢莲英就大骂。谢莲英毫不计较,还是继续热心为老人服务。此后,经院领导和同事调查了解,老人的钱放在别处,谢莲英并没有看到所洗衣服中有老人的钱。此误会才最终消除,老唐以后对谢莲英再无怨言。

护理人员给耄耋老人剪手指甲

福利院的同事都很讲感情,对老人们也很好,工作时候大家同吃一锅饭,女性又多,同事都以姐妹相称,这份情谊让谢莲英更加珍惜。谢莲英很少买零食,但是她经常带着自己做的“特色”零食给同事和老人们吃。她会做南瓜饼、糯米粑粑、红薯干、油炸薯片……这些虽不值什么钱,但同事们都很喜欢吃,有些年轻人还向她学着做。读书不多的谢莲英总是要求上进,把握每次学习机会,上级安排的培训,她积极争取报名,从不拖单位后腿。在学习中,大家互相交流或者分享体会,每次学习过程就是一次愉快的旅行。

谢莲英虽然身高只有1.54米,但从不缺乏扛压能力,照顾家里的两个小孩、照顾福利院的老人,总是尽职尽责,不怕脏,不怕累,不怕苦,她从来没有抱怨过,也从来没有退缩过。“苦也难不倒谁,难也吓不倒谁,我把压力当动力。”这是谢莲英的真实写照。面对生活与工作,同事和老人总是看到她的微笑,看到她忙碌的样子,感受到她无穷的力量,感受到她那份无私的大爱。

院里很多同事对谢莲英的人品、工作、为人、处事、作风都是点赞的。福利院的院长唐小辉对谢莲英的评价是:做事扎实,吃得苦,喜欢学习,敢于实践,只要有事,随叫随叫,对老人如再生父母,生活非常节约,与同事关系很好,做人随和,总是笑脸相迎,虽然讲话直爽,从未与同事有争执和摩擦。

记者翻阅谢莲英的工作日志,虽然90%都是重复同样的事情,但她每一天每一篇都写得很认真,现摘其一篇:“2019年11月24日。7:30-12:00,为行动不便的几位老人送水、洗漱,送开水、打早餐给王先习、崔永花、易福生、张升志吃,再送住中医院的张俊壹吃。帮王先习、易福生(房间)倒大小便,清洗容器。打扫数层楼卫生,院内落叶、纸屑果皮。整理房间床铺、卫生,为老人开窗通风。再送中餐给他们吃,并送到中医院张俊壹吃。12:00-18:00,为行动不能自理的老人,送洗脚水、洗澡水,帮老人 们洗碗筷子,倒小便、洗夜壶,洗晒衣服,收结被子。送晚餐给几位老人吃,再送中医院张俊壹吃。晚上6:00-第2天早上8:00(接班人胡小勤记录):巡查各楼层水电,让老人注意保暖添加衣服,早点休息,睡后关好窗户。消防安全一切正常。”

护理人员给耄耋老人剪脚指甲

谢莲英的人生、事业、生活是充实丰盛的。她矮小的身躯有着满满的热情与能量,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她总是内心坚强、自然微笑,对于福利院的孤寡老人,她相待如自己的父母亲人,充满了无穷的力量与大爱。她在孤独中学会奋斗,在病痛中学会坚强;在关爱中懂得感恩,在机遇中懂得珍惜;在平凡工作中争先恐后,在育女教子中以身作则;在互助友爱中收获真情,在无私奉献中收获尊重。

责任编辑:刘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