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补短板 强管理 谋创新:湖南衡南县有序推进年度河长制工作开局

发布时间:2020-05-18 15:59:47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邓小保 张志军 报道)今年以来,湖南省衡南县河长制工作克服疫情影响,在结合年度工作任务的基础上,立足于 “补短板、强管理、谋创新”,各项工作开局平稳,有序推进。

补短板,推动镇村基层基础建设。乡镇河长办基础设施、“一河一策”和河道划界等工作应该算是河长制工作的短板和难处。在开篇布局时,衡南县就把补齐短板作为基础工作来抓,率先推行基层河长制规范化建设。对全县各乡镇(街道、办事处)河长办和县级河流沿河190个村(社区)河长制工作站,从办公场所外观形象打造、到工作程序全面改进等环节进行专题研究和安排,力争做到“对外形象标准化、工作流程规范化、管理保护常态化”。同时,组织技术力量合理编制“一河一策”年度任务,加快推进河道划界工作,奠定今年河长制工作的基础。

强管理,抓常态化宣传和保洁工作。宣传工作和河道保洁工作是河长制工作中需要始终坚持的两项工作,也是河长制能否见效、能否得到群众认可的关键工作。对宣传工作,衡南县河长办坚持拓宽宣传渠道、充分利用好屋场恳谈会等 平台宣传河长制,充分发挥“民间河长”和“衡阳群众”的作用,提升河长制工作的知晓度、参与度。对保洁工作,从坚持“两长两员”落实入手,争取出台管护办法,从人员、经费、监督等各方面进行明确,确保河湖水质持续向好。

谋创新,打造亮点工作造福于民。一是打造示范河。衡南县启动打造县级示范河2条,并要求每个乡镇打造不少于1条的乡镇示范河,以“绿化、亮化、美化”为主要手段,打造适合群众休闲的场所。二是启动“小微水体”试点。选择两处人员比较集中、人口数量较多的地方,建设绿狐尾藻生态净化池,探索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新途径,建立小微水利工程长效管护机制。三是启动信息化建设。结合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和小型水库信息化建设成果,通过增加必要的软、硬件,实现监测河湖动态、检测河湖水质、水域岸线无人机比对等作用。通过创新建设和管理方式,打造造福于人民的幸福河。

根据疫情防控需要,衡南县河长办采取定期调度方式陆续启动相关工作,截止目前,全县河长制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从保证河长制工作资金大投入、创新河长制督导方式、提升考核成果运用等方面进行全面明确。下阶段,衡南县河长办将继续抓好工作落实,建设生态美丽幸福河。

责任编辑:刘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