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邓小保 王家炫 报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湖南省衡东县洣水镇始终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的重要举措,出台实施意见,明确发展思路、发展路径和发展方式,确保村级集体经济质量优、后劲足、可持续。
一是坚定不移依托产业发展。发展集体经济是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活富裕是根本。该镇利用上级资金发展产业,聚力打造“一村一品”,建成了状元村黑木耳种植地基、仙林村旖旎苗木合作社、鹤祥村葡萄种植基地、荆茗村油茶基地等产业项目,村支两委带头的种养产业合作社,按照“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以“合作社+农户”的方式,为贫困户提供种苗、饲料、肥料和种养技术指导,以保底价格回收农户产品,保证农户产业无风险,同时省级贫困村对接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为其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以该镇省级贫困村仙林村为例,通过发展产业,2019年仙林村的村集体收入已稳定达5万元以上,并且因为产业开发,还吸引一批开发商计划依托仙林村的环境资源优势搞乡村旅游开发,实现了仙林村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
二是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要想富先修路,集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便捷的基础设施,该镇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补齐“有好产品出不去,有好项目进不来”的短板,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19年该镇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约1600余万元,其中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在石江、大甸和状元等村投资1150万元用以硬化渠道、修建机耕路、护砌、塘坝和电灌站等现代农业设备设施;县供销社、农业局在状元、大甸和金峨村创建市垃圾分类示范基地,投资135万元分别在采霞和踏庄村建设自然垃圾压缩中转站;投资230万元对叶子湾小Ⅱ型水库除险加固;投资25万元维修扩建珍珠水厂,解决珍珠街120余户380人安全饮水问题;12个村窄路加宽、修建通自然村公路17.5公里;全镇推进厕所革命,已完成厕所改造1080户;为了缓解珍珠、踏庄片区垃圾清运压力,建立两个垃圾压缩中转站。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实极大地增强乡村对外交流的频率与力度,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打通了“最后一公里”。
三是立足生态实现乡村振兴。该镇始终牢记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教诲,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2019年该镇在在财政不宽裕情况下加大投入城乡环境卫生工作经费300万余元,用于完善环保设施和发放保洁员工资,同时加强环保巡查和督查力度,对发现的问题要求立即进行整改,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重点整治,清理幸福港两岸周边柴草废土废渣、重新安装防护栏,并将其打造为样板港;大力开展农村房屋乱建专项整治,完成空心房拆除140栋,实施土地复垦780亩;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主动爱护、维护环境卫生的习惯。以该镇仙楠村为例,2019年仙楠村以“两路一带”,即踏白公路、县城进村通景公路、形成生态旅游产业带,带动了村发展,振兴了乡村经济,解决了村民就业,改善了人居环境。
四是坚持底线思维防范风险。该镇确保村级集体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从制度设计上强化村党组织领导作用,大力推进村支两委负责人兼任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明确推行党组织与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一肩挑”,做到凡是村级集体经济重要事项,必须经村党组织研究讨论。在集体经济组织日常运作上严格遵照市场经济规律规避发展风险,引导建立经营灵活、管理有效、运行稳健的集体经济运营新机制,同时该镇全面加强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协调农业农村、审计等部门,强化村级财务定期审计、专项审计,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定期对集体经济账目开展检查审计。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部署,该镇充分发挥村集体和村民的主体作用,按照“一事一议”“四议两公开”的程序,对项目资金使用、项目进度、村级集体收入等情况及时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激发群众参与的内生动力,避免出现“干部干、群众看”和“等靠要”现象,让群众共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成果,全镇村集体经济发展初具规模。
责任编辑:刘霞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