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让文化成为学校发展的底色一一湘乡校园文化建设侧记

发布时间:2020-06-06 22:19:22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校园文化建设评定现场

中国报道讯(张立 邹跃龙 报道)近日,湖南省湘乡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了一次校园文化检查评比,各学校热烈响应,积极参与。经学校自评、中心学校初选后,市教育局专项检查小组兵分四路,对复赛入围学校的校园环境、办公室及功能室布置、班级文化、学校活动、各校亮点特色进行综合评估。最终有40所学校从200余所参赛学校中脱颖而出,获得奖项。其中,韶峰学校、湖铁学校、翻江中心小学等10所学校获得一等奖。

湖铁学校:方圆并济,动静持衡

“衡”文化建设

精彩纷呈的校本课程

湖铁学校以“衡”文化引领学校发展,校园内绿树成阴,校园文化氛围浓郁,布局别致、环境优美。衡廊是衡文化的经典三景之首景,体现“制衡”。学子的求学之路从这里起步,接受孔子、孟子、老子、曾国藩等先哲智慧,继承民族的优秀传统,从而光大与发扬。衡舞台体现“均衡”之意,设计舞台仅高一尺,寓意这个舞台向全体学生开放,遵循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办学宗旨。衡园以静为主,香樟庭大树参天,幽篁里独具匠心地安排坐椅,植入竹子,体现“衡文化”之“权衡”的理念。诗词壁上孔子、孟子、梁启超、毛泽东等名人、伟人的名言在无声地滋润学生的心田,时时给学生鼓舞与鞭策。

学校坚持“为孩子发展寻找平衡点”的办学理念,确立了“博纳兼容,砺志敏行”的办学思想,开启了以“艺术育人”为品牌特色的新征程,用艺术教育点亮学生的人生之路,用教育艺术奠基学生的幸福人生。形体、葫芦丝、口风琴、武术、轮滑、足球等特色课程进入了课堂。通过“三礼”(开笔礼、成长礼、毕业礼)“四节”(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五月”(文明礼仪月、安全教育月、关爱成长月、传统文化月、省身月)等活动,为学生健康、和谐地成长构建良好的平台,让每一个生命绽放独特魅力。

据湖铁学校校长尹斌介绍,湖铁学校始终坚持“为孩子发展寻找平衡点”的办学理念,围绕“衡”文化的打造与完善,以文化氛围潜移默化沁润学生、影响学生,让学生健康和谐成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要求学生遵纪守礼的同时尊重个性独立,让每个湖铁学子都能绽放自我特色。

翻江中心小学:小学校,大雅堂

三星“雅”文化建设

1座教学楼,5个教学班,219名学生,12位在职教师,规模虽小却蕴育大雅文化,这所乡镇小学何以脱颖而出?

在校园三星“雅致”文化理念和外地学习心得两大理论基础之上,翻江中心小学现任校长谭亚芹组织教学团队开展专题讨论,深入挖掘该校教师专业能力,创建校舞蹈、美术、书法、声乐、国学五支社团。此外,全校教师还共同编写国学主题校本教材供学生学习。

翻江教学团队紧接着又遇上了新的的问题:校园文化建设中硬性的文化环境布置怎么做?

“只要齐心协力就没有不能解决的问题。”翻江教师团队怀揣着这样的精神,带领学生充分利用有限的资金和材料,运用一颗灵心、一双巧手精心打造班级文化墙、图书室、教学楼走廊所需的每个饰品部件,悉心指导全局美化设计。

校园活动异彩纷呈

如此儒雅大方的环境里,怎能少了异彩纷呈的活动?自去年下半年以来,该校精心组织以“传统文化”和“道德体验”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围绕“艺”展开诗朗诵比赛、书画比赛、文艺汇演,还独创校园武术操,多次开展“我和国旗有个约会”、“纪念毛主席诞辰活动”、“学雷锋活动”、“护鸟活动”等少先队大队活动。

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该校成绩斐然,多次获评湘潭市“欢乐潇湘、大美湘潭群众文艺汇演活动(翻江赛区)一等奖、湘乡市“童心向党”合唱比赛三等奖、湘乡市“教育教学先进单位”、湘乡市“学校管理先进单位”等多个奖项。

该校校长谭亚芹表示,今后学校还将举办“感动于心、感恩于行”、“最美读书人”等多种形式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坚持弘扬“三星”雅致文化,不断丰富“三星”文化内涵,力求全面培养气质文雅、品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

韶峰学校:品读传统,传颂农耕

“中华传统文化”主题校园建设

粉墙黛瓦间,素雅唯美的国风插画铺开小镇诗意;望廊腰缦回,染艺作品、绘画作品一一呈现;觅传统韵律,三字经文化栏、汉字文化栏层层深入;每逢课余饭后,学生们都能从长达60余米的“中国农耕文化与传统”文化墙中汲取精神力量。

校园活动师生齐参与

如果将韶峰学校比作为一本书,那么古朴清雅的校园环境就是书的封面,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就是书中的插画。染艺传统技法课程走向课堂,老师满心欢喜穿上学生亲手制作的花色各异的体恤衫;为新生举办 “朱砂启智”开笔礼,一年级学生受传统文化启蒙,对即将开启的文化之旅满怀期待;开设足球普及班,特聘专职教练驻校传授足球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小小少年从运球传球开始,通往兴趣的新世界。同时,许多文化活动已成为常态,诵读比赛从不间断,低年级学生诵读《弟子规》和《三字经》,中年级学生诵读古诗词,高年级学生诵读经典名篇,循序渐进深化学生文化素养。以“班班有特色、人人有特长”为培养目标,坚持开辟艺术教育第二课堂,周一至周五放学后设有一小时兴趣活动专属时间。

传统文化的继承离不开教师言传身教,多年来,韶峰学校高度重视教师团队建设,形成教师潜心教研的氛围。该校教师曾多次在省市课堂教学竞赛、竞赛辅导、教育论文评选中获奖,并积极将教学理论成果运用到实践中。通过集中研讨会、“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教学基本功评比等多种形式持续推动教学成效,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学习态度,营造学术风气浓郁的校园环境。

韶峰学校校长刘琴透露,此次“中国传统文化”主题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以文化之美浸润学生,塑造有文化积淀的有志少年。展望未来,韶峰学校将持续开展多种文化活动拓展学生视野,打造立足乡镇,面向全国的优质小学。

责任编辑:刘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