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湖南湘乡白龙村:“三抓三促”,打赢脱贫攻坚战

发布时间:2020-07-07 22:56:13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张立 赵雄伟 报道)湖南省湘乡市月山镇白龙村,属原省定贫困村,有建档立卡的贫困户67户186人,目前还有未脱贫3户5人。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收官之年,白龙村在帮扶队、支村两委的带领下,坚持做好“抓就业促脱贫、抓产业促致富、抓农业促增产”,打赢脱贫攻坚战。

抓就业促脱贫

“拿到了电工证,我就是持证上岗人员,就不是临时工了,可以放开手脚接空调安装业务了。”6月10日,在白龙村参加完电工证考试的刘永强高兴地说,“仅安装空调这一项,今年预计的收入在10万以上”。

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影响到了许多村民的就业,特别是贫困家庭的就业。怎么办?帮扶队和支村两委一帮人多次探讨商议,一致认为,要就业而且是稳定就业,一定要有一技之长。在湘乡人社局、湘乡驻村办的大力支持下,由湘乡五里桥技校承办的电工培训班迅速立项,不到三天就有50人报名参加,其中贫困户就有22人。据了解,等拿到证可以直接就业的有8人,已经达成就业意向的有12人。湘乡人社局就业服务中心也在积极推荐中。对没有技术、年龄偏大的贫困劳动力,白龙村积极开拓公益性岗位实现就业;对愿意在家务农的,就帮助发展产业。目前白龙村71个贫困劳动力全部实现就业。其中为7人提供了公益性岗位,7人在家务农发展产业。

抓产业促致富

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基础上,要带领村民致富,关键是产业带动。白龙村有5个经营主体,对有意愿发展产业的贫困户全部实现了产业帮扶,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全村形成了“一主三特”的产业发展特色。即以湖南众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投资主体的“明日见”柑橘种植及苗木供应基地为主业。公司现已投资600多万元,流转土地200多亩;去年底投资150多万元建好了16个育苗大棚,可以育苗50多万株。目前已经和广西贵州扶贫办签订了供苗协议。

以鹏伟专业种养合作社种植的红心猕猴桃和红薯为两个特色。猕猴桃流转土地近200亩,目前长势旺盛,今年预计可以产果20多万斤。去年成立的君安种养合作社,依托月山会做炒货生意的传统,流转土地80多亩,重点种植瓜蒌子(俗称吊瓜子)为第三个特色。发展红薯粉丝生产扶贫车间。鹏伟专业种养合作社去年生产红薯粉丝10多万斤,全部冠以白龙牌粉丝全部出售。“去年种了2亩多红薯,收入有1万多元。”贫困户周铜民高兴地说,“我家很快就会走上致富路。”仅种植红薯一项,去年带动红薯种植农户每户增收一万元以上。

抓农业促增产

5月31日,白龙村一场传统的插秧比赛,吸引了200多村民现场观看,同时在现场进行了政策宣讲。这个活动也激发了村民认识到了粮食生产的紧迫感和重要性。

为了确保不抛荒,帮扶队和支村两委、网格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里访实情、拉家常、讲政策,激励他们把田种好。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对不能种水稻的就改种红薯、西瓜等其他农作物;不能种双季稻和再生稻的就改稻油种植模式;散户不愿意种的就鼓励流转到种粮大户和合作社种植;同时对种粮大户进行奖补,鼓励种好田,多产粮。同时积极推广科学种田,提高亩产量。目前白龙村4380亩水田,没有出现抛荒现象,其中600亩水田项目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责任编辑:刘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