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同学,已经不是那个同学

发布时间:2020-09-07 10:37:50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本文虚构 如有雷同 纯属巧合 请勿对号入座)

“砰”地一声,他抬脚就把客厅里的一只易拉罐从中间踢到了墙角,易拉罐撞在墙上骨碌骨碌反弹了回来,他再踢开,嘴上还骂骂咧咧:“喝完就往地上扔,惯势了!”

他明白这是宝贝孙子的“杰作”,喝完饮料后喜欢把空瓶子扔地上,踢得咣当咣当响,玩游戏。要是平时他会捡起来,今日却不去弯腰,又踢又骂,发无名气。

退休大半年了,还不是太适应。如同奔驰的车辆踩了急刹。他还沉浸在回忆中不能自拔。比如,在位时一天的上午往往是最忙碌的时候,开会坐主席台作指示,看文件签字,调研座谈,连轴转。现在呢?只有看看报纸、电视,却怎么也静不下心来。有时看着看着却哈欠连天,眼皮好像被不干胶粘着睁不开。

闲得无聊,看什么都不顺眼。

这不,连他最疼爱的孙子他也赌气。

他老婆听到响声走过来,看见这一幕,朝着他翻起了白眼:“神经病。”

百般无奈之际,忽然,他像中了邪似的莫名兴奋起来,一下站得笔直,两眼冒光,两手习惯性地拢了拢头上已经不多的头发。

原来他记起再过几天就是同学的例行聚会了。他们毕业后,同城的不少约好一年一度聚聚。自从他当上局长后,每年都会事先听他的意见:地点、人员、标准,等等。自然以他为主,他说了算。说实话,他在位时风光,同学聚会也是主角。他坐主位,套近乎的、拉关系的、说恭话的、敬酒的争先恐后,应接不暇,那感觉没说的。

现在官场退位,人走茶凉。而同学应该不是这么回事吧?他想。冷场久了,怀念那热闹的时候。尤其在这种情况下,他需要这种刺激来填补心灵的空虚,用同学之情“烘干”他“那颗潮湿的心”。想想,他就有莫名的冲动。

只是,眼看就要聚会了,怎么悄无声息?相信一定不会取消,可能忘记忽视。不然,怎么还不找他商量?

应当是有哪里不对,他左思右想。既然别人不来找,我却可以主动点问问还是可以的。

一个电话打出去,找同学聚会的联络人,以往都是这个人负责跑上跑下,很热心。

“怎么啦?同学聚会还搞不搞?不会忘记了吧?”

还是领导的腔调,咄咄逼人。以为对方不唯唯诺诺,至少会热情如前。

“哦!这事。怎么会忘记?照旧啊!张书记早就定好了,我正要通知你呢!”

判若两人,不冷不热,不卑不亢。不问还不一定会通知,而原是他做的事已经有人做了,做的这个人还在位。如今,他只剩下等通知的份,还要主动问。

刚刚燃起来的热情一下被扑灭。他顿时感到背心发凉。巨大的失落感涌上心头。

喝过一杯浓茶,心情稍稍平复。他尽量从好的方面想:这也正常,毕竟自己已经退位。有职有权的张罗更好,自己从此是看客,再也不用操这个心。

或许,去了现场又是另外一回事,谁不念旧呢?毕竟他曾威风过,影响还在嘛。

到了那天,他还是穿戴得整整齐齐,哼着小曲高兴地去了。满怀希望,毕竟有些人他想见见,有些话他想说。

一个中型餐厅,摆了三桌。居中是主桌。

他进去的时候看见两人一堆,三人一群,叽叽喳喳像“青蛙吵塘”,比他先到的人不少。昂首挺胸,他尽量装得威风些。以往,只要他一出现,立马会引起轰动,主动迎上来打招呼的不少,两只手被握得生疼,热闹得让人发晕,应接不暇。而今天,似乎没有人发现他进来的,各忙各的。许多同学明明看见了他。,眼睛却瞟向了别处,正眼都不瞧一下。迎面碰上了的也只象征性的点了点头,只有一个说了句:“老李,你来啦?”这人过去开口闭口不离李局长,如今就差直呼其名,能叫声老李,也算“皇恩浩荡”,至少还开了口说话,看得起。

习惯了坐主桌,径直走去,有些忐忑。不知道为什么脚有些发软,像踩在棉花上。

他正往主桌上凑的时候,有人走了过来,朝边上那桌指了指:“你安排坐那”。主桌中间他的位子已经被张书记取代,簇拥的都是有权的、有钱的。今天看来,他既熟悉又陌生。

讪讪离开,默默地走向他现在该去的位置。

也罢,尽管偏隅一角,可坐的都还是同学。不跟他们一般见识。他尽量找给自己安慰的理由。

主桌坐不上,被“发配到”这桌,该“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了吧?毕竟他曾经是有身份的人。放眼看去,这桌的人都不“入流”,有不少过去巴结他都巴结不上,有的还得过他的恩惠。这样,推他坐桌主位名正言顺,可已经是各取所好,一顿乱坐,全然没有人会想到安排他的坐席,他一看这架势,皱了皱眉头,入乡随俗,坐在边上。

上茶,丰盛。上酒,名品。

这第一杯,敬的人有讲究。李局长过去经常享受着这种待遇。桌子可以调,位子可以乱,这礼数不会改吧?这一桌人也只有他有资格享用这第一杯。他在酝酿情绪,静静等待。可没有任何人提议,都自顾自吃着,喝着,闹着,“这菜不错!吃!”“这酒不赖,干!”热闹之下谁还顾得上他的冷清?满怀希望的憧景淹没在无边的嘈杂之中。

没有集体敬第一杯,分散敬也还是有的吧?退一步,他这样想。过去敬他的酒要排队,不请自来,话“蜜糖中加了白糖”,甜得令人作呕:“李局,多关照!”“谢谢您的关心!”“拜托了!”“真有能力,有水平,敬佩!”今天怎么啦?这些人都躲得远远的,只有过去同桌的老刘主动走过来,叫声“老李,干一杯!”他受宠若惊赶紧站了起来。而过去,有人敬酒,他如果讲客气要站,也会被人强压着,“局长坐!您不用站”。今天,他愿意站,却这样的机会都很少。

终于有人劝菜。一个同学用筷子头指指点点,冲着他喊:“老李,这菜不错,多吃点!”这种情况,他哪有什么胃口?也只好象征性地夹了一点点。

主桌那边,人声鼎沸。张书记如同众星捧月,一波波的人去,排着队,如同当年他那样的场景再现。这一桌的人也陆续去了,只有他一动不动。触景生情,他的心像桌上那煮开的火锅一样沸腾,满是伤感。

好尴尬。为了自己找面子,他主动找身边的同学喝酒聊天。记得这个人一直对自己很尊重,很客气。坐在一起,以为会主动,却没有半点动静。他不敬,我敬,该可以了吧?没想到,这人全然没有过去的热情,判若两人。似乎理所当然该敬,“哧溜”大大咧咧喝了,淡淡地应承。李局长还想多说几句,这时一位在位的同学过来敬酒,这人立马迎了上去,笑靥如花,他聊了一半的话生生地吞进了肚子里。

这寂寞的酒有些难喝。

终于有同学来碰杯了。李局长以为这个会与别人不一样,过去一直走得近。或许是动了侧忍之心来安慰的。李局长满满的斟满酒,想痛痛快快喝一杯。“来,哥们,干一杯?”这同学却是心不在焉的样子:“李局,我那儿子调动的事还得麻烦您出出面,仰仗同学之力!”他这才明白,这同学是有事相求,却不知道他早已退休。他只有如实相告:“对不起,我退休了,这忙帮不上。”这同学一听,一脸的失望,掉头就走:“那就算了。”连杯子都没碰,他喝也不是,不喝也不是。

无力感阵阵袭来。他已经意识到他再也不是从前。这种场合,他已经不再重要,有不多无不少。

尽管有些准备,但却不敢相信眼前发生的这一切。都说人情薄如纸,有钱有势有兄弟,可这同窗之情也现实到这样,他不得不面对。

物是人非,同学,已经不是那个同学。

没有勇气再待下去,选择悄然退席。

过去,这种时候,前呼后拥,如今,却像做贼似的逃离。他的心仿佛被掏空。

起风了,这冷冽的风像长了牙齿似的咬得脸疼。他用力裹紧衣服,一头扎进茫茫夜色中。

文/蒋勋功

责任编辑:刘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