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邓小保 全萱孜 报道)最美桑榆景,人间重晚晴。人都有老去的那一天,安度晚年是所有老年人的最大心愿。随着老龄化社会不断加速,如何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这既是子女的义务,也是社会的责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养老绝不能成为短板。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是衡阳市打造特色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的目标,这个目标,正逐渐变为现实。这份荣誉,是成千上万民政人、养老服务人员的心血浇灌而来。
当记者走进湖南省衡阳市石鼓区衡阳华雅医养老年人康养中心和衡阳华雅医院结合机构,迎面看到几位老人正在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的公共活动大厅品茶聊天,悠闲而自得。今年83岁的谢文骅老人正在同两个“老伙计”聊天。
“这里环境好,吃的好,衣服还有人洗。”提到康复中心的生活,谢文骅老人乐呵呵地对记者说,自从搬进康复中心,顿顿两三个菜,每天都有牛奶、鸡蛋、水果,有什么小病小痛也都能足不出户解决,省事又省心,可比家里强多了。
整洁的护理标间有着明亮的阳台,摆放在床头的绿植清新怡人,房间环境充满了家的气氛。94岁的刘竞英奶奶和她的老伴93岁的唐清爷爷就住在这个房间。护工脸上带着微笑走进房间,轻声细语地跟老人说话,为患上老年痴呆后生活不能自理的唐清爷爷喂饭,这样的场景让人心头涌动温馨之感。住两个月来,奶奶刘竞英说:经过康复训练,爷爷身体慢慢恢复,可以自己翻身了。“老头子脑子不行,大小便都不能控制了,入住之后变化蛮大的,以前不能动,现在自己可以翻身了。”
另一个房间里的郭奶奶正在和自己的“老姐妹”通着电话诉说着近况,来看望老人的女儿女婿纷纷说到:“老人对这里很适应,还交到了好些朋友,气色看起来也很不错。”
几位耄耋老人正在护理人员的陪伴下,乐呵呵地包着饺子
在公共活动大厅里,沿桌而坐的几位耄耋老人正在护理人员的陪伴下,乐呵呵地包着饺子,有的擀面,有的包馅,其乐融融。另一边几位60多岁的阿姨们则开启了娱乐模式,大家围坐在一块拉起家常,有说有笑。在楼上的康复理疗室内,医护人员正在为老人进行按摩、针灸、理疗等康复训练。眼前的一切,让记者深切体会到了什么叫做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对医养结合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我们华雅医养拥有各级各类医疗护理专业和护工等勤务人员60多人,24小时为老人提供服务。”院长刘华英说到,院内除了按照养老院的标准设立了阅览室、棋牌室、手工绘制、沙盘推演等功能活动室,还依据医院标准设立了护士工作站、药房、彩超室、抢救室、康复医疗室等专业医疗设施为老年慢性病、脑卒中、帕金森、术后康复治疗者,提供更专业的照护和治疗,帮助老人早日恢复健康。
俗话说得好: “三分治病七分养”。对于上了岁数的人而言,保持身体健康,保养尤为重要。记者认为,老人安,一家安,天下安。华雅医养可谓撬动老人安享晚年的杠杆,推动医养中心健康发展,就是将留守老人、“空巢”老人和失能失智老人进行专业护理、相互照顾、相互帮助、抱团养老;以老年人需求为核心宗旨,不仅要提供读书、娱乐、休闲的场所,而且要有疾病预防救治功能;必须提升服务功能,做到小病不出门,大病有救助,满足并服务好老年人多元化的医养需求,解决老年人子女的后顾之忧!
责任编辑:刘霞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