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大地不是绿装便是金黄,喜看今年丰收在望。
中国报道讯(邓小保 报道)大安乡地处湖南衡阳县城西北,位于衡邵干旱走廊死角,俗称“火安堂”。典型的水资源匮乏地区,没有一个大型水库,只有几个小二型水库,属于衡阳县大型水库(城坪村水库)的尾灌区,由于水渠年久失修,垮塌堵塞,早就荒废,农民种地大部分都是靠天吃饭。有个别村组基至没有水塘,或有水塘因淤泥堵塞、久未维修,蓄水能力差,无法有效灌溉,导致一些高岸田、深泥田无法耕种,出现严重抛荒现象。
为落实党中央1号文件精神,遏制耕地抛荒,确保粮食生活安全,大安乡党委政府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出台多种措施,通过群众大会、有线电视、微信平台、墙报、手机短信等多种方式全面、迅速、准确宣传耕地种植补贴政策,让广大农民群众知晓“种地得补贴、不种地不得补贴”补贴政策,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有效地杜绝了以往耕地抛荒,今年除部分高岸“望天田”外已全部种上水稻。
据悉该镇对已经作为畜牧水产养殖场使用的耕地、林地、成片粮田转为设施农业用地、非农业征(占)及耕地等已改变用途的耕地,以及以往常年性抛荒地、占补平衡中“补”的面积和质量达不到耕种条件的耕地不再给予补贴。
对蒸水河流域的耕地大力发展双季稻,改“单”为“双”,加大对双季稻补贴力度,精准发放双季稻补贴,真正实现种一季补一季,种两季补两季,“多种多得”。
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培育规模种植主体。对于一些高岸田和一些零星抛荒田,全乡培育种粮大户和专业种植合作社成片进行土地流转,采取以村为责任主体,村干部分包干负责,并且头两年免租金的方式,切底杜绝了土地抛荒,无人耕种的难题。
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改善水利灌溉条件。今年大安乡积极向上级各主管部门争取项目资金112万,用于村农田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同时也解决以往耕地缺水的困域,从而保障农户种粮效益。
大安乡党委政府围绕“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科学利用耕地选种种植,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建立耕地抛荒治理工作台账,现已基本完成了抛荒耕地治理垦复,避免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非农化”,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全县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支撑。田间大地不是绿装便是金黄,喜看今年丰收在望。
责任编辑:刘霞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