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三农

胡世余:20亩有机稻“种”出全家新希望

发布时间:2020-09-30 15:39:08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又是一年丰收季,又闻浓浓稻谷香

中国报道讯(邓小保 唐兰荣 报道)又是一年丰收季,又闻浓浓稻谷香。一进入9月,金黄便是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东阳渡街道新龙村最靓的底色,满山遍野的稻田里,一串串沉甸甸的稻穗迎风摇曳。村民们趁着好天气忙着收割稻谷,一派丰收景象映入眼帘。

9月28日一大早,贫困户胡世余照样在自家院里忙碌起来。迎着晨曦,铺满院子的稻谷更显金黄,胡世余将刚装满袋的稻谷捆扎好后放到一起,门前已堆得老高。“今年种植了20亩水稻,收了2万多斤谷子,按目前市价,收益可达到2万余元。”胡世余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充满了看到胜利果实的骄傲、成功后的欣慰和喜悦。

勤劳肯干的胡世余,是村里脱贫励志的典型。儿子患有颈椎病压迫神经,无法劳作,孙女患有恶性骨滑膜瘤,再加之老伴生病去世,只靠老胡一人挑起家庭重担,打破了这个家庭原有的宁静,生活陷入困境,2014年被评议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几年来,在脱贫攻坚政策的扶持下,通过帮扶人产业项目引导和帮助,他凭着坚强的毅力和勤劳的付出,通过发展水稻种植产业,终于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2018年,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和后盾单位募捐了救助资金9万元,用于我儿子、孙女的手术开支。”提到家里这些年的变化,胡世余心里充满感激。

为什么选择种植有机稻,而不是以前的常规水稻呢?记者和胡世余一边转悠一边聊。胡世余说,现在食品安全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有机水稻让消费者更放心。在禾苗生长阶段,我还会把刚露头的杂草踩到泥土中。尽管麻烦一些,但少打除草剂等农药,大米吃起来更健康。

“以前,种植水稻都是靠人力,从耕田、耙田、育苗、插秧、施肥、喷药、除草、收割等,都是靠人工去完成。”虽然胡世余现在也用上了部分机械化,但水稻种植劳动量仍然非常大,他每天起早摸黑,把辛苦的汗水都洒在了自家的稻田里,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两年来,他家每年的收入都达到了4万元以上,今年的收入更是可达6万元以上。现在的胡世余已经从一个最初连生活费都发愁的贫困户,变成了一个全村有名的水稻种植能手。

在发展水稻种植的过程中,胡世余并未就此满足,今年,他还养殖了500只土鸡,200只土鸭。面积达10多亩的水塘里也放养了鱼,还种了油菜等农作物。

莫问辛劳有多少,耕耘自有新收获。“明年还要种40亩田,养一点鸡鸭,放鱼塘,把家里搞得好一点。”67岁的胡世余站在自家禾坪上眺望远处的稻田,他仿佛又看到了稻浪在秋风中翻滚,泥土中散发出浸透着稻子的清香,收割机来回穿梭,一袋袋金黄的水稻正等待装车,好一派丰收繁忙的景象。

责任编辑:刘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