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 (邓小保 陈云龙 报道)四川省南江县长赤镇位于四川东北部、南江县城西南方向,幅员161 平方公里,辖22个村 9 个社区,总人口 67756 万人,集镇常住人口近5万余人、流动人口2万余人,先后被评为全国重点镇、四川省百镇建设行动试点镇、省级生态乡镇、南江县首个扩权强镇试点镇,是全县规划的县城副中心城镇。2019年全镇农业生产总产值完成29.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1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7582元、13726元,地方一般财政公共预算收入实现7000万元,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亿元。
建设县城副中心,长赤有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自南北朝以来,长赤因区位优势突出、经济文化繁荣,北周孝闵帝宇文觉(公元557年)设置建制,始为曲细县,隋炀帝大业3年(公元607年)更名为长池县,唐贞观6年(公元632年)更名为难江县,1933年红四方面军第11师解放长池,建立中共川陕苏维埃政府时,将长池的“池”字改为红色的“赤”,表达了红色政权永存之意。解放后为长赤乡,1989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建制镇,县域区划调整后改为长赤镇。长赤,也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入川最早解放的地区之一,镇域内现有13处红色文化遗址保存至今。长赤县苏维埃旧址—禹王宫、原国家主席李先念养伤的龙池学院和著名的中魁山战役、青杠梁战役等战斗遗址现已成为传承红色文化、弘扬红军精神、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先进性教育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禹王宫石刻标语群属国家一级文物,已被国家军事博物馆收藏;革命战斗遗址全国保存最好,具有较高的文物和史学研究价值。
建设县城副中心,长赤有辐射带动的区位优势。长赤镇距县城、巴中均40公里,距成都358公里、重庆340公里,距广元97公里、陕西汉中140公里,离成巴高速、巴汉高速下两互通12公里,省道木涪公路快速通道横贯全境。集镇毗邻广元市旺苍县木门镇、三江镇,与县内红光镇、天池镇、赤溪镇、沙河镇、下两镇、付家乡、红四乡、侯家镇等18个乡镇接壤,长赤已成为毗邻乡镇的经济文化中心。
建设县城副中心,有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道路交通上,南江县首个通用机场落户长赤,前期工作正稳步推进。境内村社道路全部硬化,集镇道路实现黑化,农村客运全面覆盖,省内外客运基本开通,内通外畅的交通网络初步形成。集镇建设上,城镇建成区面积达 4.5平方公里,绕镇4.8公里36米宽的玉赤大道已成为全市一道靓丽风景线;玉赤现代商业街、瑶池湾特色餐饮街、禹王宫养生步行街、粉市梁民俗文化街等特色街区彰显了集镇形象,养生湿地公园、养生广场、步行街广场、中心广场等提升了集镇品味。一轴、两心、三带、六片的城镇发展框架正在加快建设,预计2025年城镇建成区将达7平方公里,吸纳集聚人口10万人以上。医疗保障上,镇内现有中心卫生院 1 家、民营医院 2家,其中仁济医院硬件设施已达到二级甲等标准,三家医院年门诊病人50万人次,长赤中心卫生院妇产科每年新接生婴幼儿1200余名,是县医院、中医院两家二甲医院新生儿的两倍;南江县县中医院长赤分院项目前期工作正有序推进。教育发展上,境内现有1所高完中、2所九义校、15所小学、21所幼儿园,在校学生18806名。长赤中学是省级农村重点中学,连续7年名列全市农村中学第一名,本科上线率年均达到75%以上,升学率达到98%,连续7年均有学生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全国排名前10 位的知名学校录取,2015年、2018年、2019年全市理科状元花落长赤,长赤已成为全省农村教育的一面旗帜。安全饮水上,投资6300万元修建的镇集中供水站,日供水能力达1.5万吨,可满足10万人安全饮水;官房沟水库扩容可研报告通过省水利厅审查,十八月潭水源地输水管道项目已立项招标,前期工作也正有力推进。污水处理上,引进四川嘉陵江水务有限公司,采用BOT模式修建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5000立方米。垃圾处理上,采取镇收集县处理的模式集中处理,实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日处理生活垃圾125吨。清洁能源上,投资3000万元组建天皓燃气公司,日供气2万立方米,可满足15万人生活用气。电力设施上,镇内建有110千伏和35千伏输变电站,可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和集镇工业用电。信息建设上,建有宏基站60个、4G基站68个,全镇无线通讯覆盖率达到99%以上、宽带网络通村率达100%。
建设县城副中心,长赤有先行先试的政策支撑。按照“转变职能、理顺关系、权责统一、优化结构、提高效能”的要求,县委、县政府赋予该镇四个方面的县级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下放事权。将发改、经信、商务、住建、规划、执法等部门 68 项审批(管理)权下放或委托长赤镇直接行使。扩大财权。下放财政预算管理权,构建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镇级财政管理体制,构建新型镇级各类投融资平台。改革人事管理权。理顺长赤镇条块关系,实行“条块结合、以镇为主”的管理模式。合理设置机构,加强派出机构管理,镇域内 11 个预算单位 580 多人的工资、经费由镇财政承担。优化要素配置权。重点是加大对长赤镇用地支持力度、农民进镇吸引力度、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
责任编辑:刘霞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