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邓小保 王家炫 报道)耕地是农业发展的根基,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根基。我国人均面积偏少、耕地质量不高、后备资源不足,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保证13亿人口的粮食安全始终是我国的“天字第一号”头等大事。近期由于新冠肺炎的影响,世界粮食储备降到了30年来的最低点,持续飞涨的粮价已在30多个国家诱发粮食危机。在严峻的国际粮食安全形式下,我国对粮食安全形势开展了未雨绸缪的先期工作。
“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耕地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湖南省衡东县洣水镇牢记习总书记嘱托,高质、高效完成农村乱占耕地违规建房问题摸底调查,摸清问题底数,为后续问题整改工作打下牢固工作基础。
改进工作方法,攻克“不可抗力”难题
由于“随处拍”系统(乱占耕地摸排系统)在衡阳还是试点测试阶段,系统极不稳定,在运行负荷过大的情况下经常出现宕机、卡顿等情况,导致大量刚录入的数据无法保存,录机的工作人员不得不重新录入,极大地浪费了工作人员的时间和精力,严重地拖慢了全镇数据的录入速度和进度,打乱了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节奏。
洣水镇在面对这一难题时,改进创新工作方法,在面对“系统不稳定”这一“无法强攻”的“不可抗力”时,巧妙采用“避开高峰”这一“智取”方法,在白天工作时间段别的乡镇都在录机的时候,出动“入村专员”实地摸排采集数据,在深夜别的乡镇都已经休息,系统稳定时出动“录机专员”全速录机。在别的乡镇还在面对系统崩溃、服务器宕机等“不可抗力”而抓耳挠腮一筹莫展时,洣水镇已经将一天的摸排信息畅通无阻地全数录入了。
高标准严要求,高质高效完成县定任务
衡东县下发给洣水镇的乱占耕地摸排任务总计694块乱占耕地图斑,遍及全镇20个村,从卫星图像上看,图斑纵横交错,密密麻麻,洣水镇的摸排人员深感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
洣水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此项摸排工作,合理制定了工作方案,安排了分工,给予了摸排人员充分的理解与支持,在全力推进脱贫攻坚、人口普查等重大政治任务因而人手短缺的困难情况下,依靠“海绵里挤水”的精神,配齐配强摸排队伍,派出镇村两级干部70余人披星戴月、昼夜交替、马不停蹄推进乱占耕地摸排任务。通过洣水镇上下一心,同心协力的配合,10天内全镇乱占耕地摸排率100%,复查率不到30%,复查准确率超过90%,远超同时期县内其他乡镇,以全县质量最高、效率最高、准确率最高的优异成绩完成摸排任务。
以实战代培训,为后续工作打基础埋伏笔
“安国之道,道任地始,地得其任则功成,地不得其任则劳而无功。”从古至今耕地问题都是中国的战略问题,耕地红线,是国家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也是保障国家安全不可突破的底线。而农村乱占耕地摸排就是牢牢守住耕地红线,切实遏制农村乱占耕地违规建房势头的基础工作。
洣水镇从20个村内抽调入户摸排专员总计60余人,并统筹安排十余名指导专员入村对各内摸排人员进行业务指导。指导员白天跟随村内一线摸排人员入户摸排调查,并在实地摸排的同时讲解各项业务工作,以实战代替培训,在节约时间加快工作进度的同时又磨砺了各村一线摸排人员的业务能力;晚上不方便入户摸排的时候,指导员又巧妙避开系统高峰期指导各村一线摸排人员操作摸排系统录机,培训使用智能手机、电脑、数码相机等电子设备,成功训练出一批既能够熟练使用各项电子设备,又熟悉现场摸排数据的骨干业务员,为后续工作的推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已是刻不容缓。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显示,尽管耕地面积有所增加,但粮食生产实有耕地并未增加。而且,随着人口增加、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粮食、农副产品生产,都不可避免地增加用地。与此同时,退耕还林、还草、还湿等生态建设又不可避免地减少耕地。一加一减之间,耕地保护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必须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耕地数量、质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城市开发边界、生态五条“红线”。“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洣水镇坚决禁止以各种名义非法圈地、占用基本农田,确保永久基本农田划得准、建得好、保得住,将良田沃土、绿色田园留给子孙。
责任编辑:刘霞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