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湖南衡阳珠晖“五大行动”决战脱贫攻坚

发布时间:2020-11-09 16:18:56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邓小保 周晓侣 报道)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要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今年以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抓紧抓牢,努力克服疫情影响,上下齐心、全员发力,着力开展“五大行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一、开展“清出”行动,确保贫困人口应退尽退。未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决战脱贫攻坚的首要目标,我们奋力压茬推进,坚决啃下最后的“硬骨头”。一是坚持“一户一策”。全面精准落实“一户一策”制度,根据未脱贫户家庭情况、资源禀赋、身体状况、技能条件,“量身打造”帮扶计划,精准实施产业扶贫,种什么、养什么、发展什么产业均由贫困户申请,驻村第一书记把关,村“两委”审核确认,通过“群众点菜,政府扶持”的模式,让贫困户真正成为脱贫攻坚的主角。二是实行“双包”帮扶。针对未脱贫户,我们在选派区直机关干部对其开展结对帮扶的基础上,还要求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对其进行包户帮扶,通过压实“双包”责任,确保“脱真贫、真脱贫”。三是严格退出程序。对标对表脱贫验收行业标准,全面核实预脱贫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和健康、务工、收入等情况。按照村民主评议、贫困户确认、村级公示、乡镇入户核实、乡镇公示上报、区比对抽查、市核查、区批准公告八个步骤,层层审核、层层公示,确保脱贫户退出精准。今年9月,我区剩余的36户69名贫困人口全部达到脱贫标准,攻下了脱贫攻坚收官战的“第一个堡垒”。

二、开展“清仓”行动,确保脱贫政策应给尽给。我们坚持立查立办、立行立改,全面开展行业扶贫政策落实问题“清仓”行动,确保脱贫政策应给尽给、不留空白。一是行业部门自查梳理。各行业部门认真梳理本部门相关扶贫政策,目前已主动自查、全面摸排出“3+1”保障、产业扶贫、消费扶贫、就业扶贫、社会兜底保障等8个方面253个政策落实疑难问题,分行业列清单、定方案,集中攻坚、全面整改,做到村情户情、帮扶政策“一口清”。二是领导挂帅全面下沉。对于行业部门自查梳理出来的问题,尤其是政策落实上的薄弱环节、突出问题,各行业部门一把手亲自“挂帅出征”、牵头带队,全面下沉到贫困户家中认真核实、仔细比对、及时整改,确保脱贫政策应给尽给。三是重点任务集中办理。我们紧紧围绕“一房两业”重点工作,全面压责任、强措施。危房改造方面,自筹资金近千万,集中改建贫困户、边缘户危房257户,实现应改尽改。产业扶贫方面,坚持发挥珠晖“农业底子厚、乡村旅游旺”的优势,持续抓好“一村一品”,深化“合作社+贫困户”和“龙头企业+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有力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目前已培育省级以上龙头企业5家,发展专业合作社181家,与64 个新型经营主体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今年已投入近1100万元发展23个产业及相关村集体经济项目,覆盖带动890户贫困人口稳定增收。就业扶贫方面,在切实做到“四清一及时”的基础上,通过返岗复工“送”一批、企业招聘“选”一批、扶贫车间“带”一批、公益岗位“兜”一批、技能培训“助”一批等“五个一批”措施,促进贫困劳动力返岗就业、稳定增收;目前已开发扶贫车间7个,举办现场招聘会18场,达成就业意向300余人,贫困劳动力就业率达100%。

三、开展“清零”行动,确保短板问题应改尽改。对于前期暴露出的短板问题,我们全面建立台账,切实抓细化、抓量化,抓达标、抓清零。一是实行挂图作战抓清零。在区、乡、村三级设立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问题清零“总攻图”“区域作战图”“一线攻坚图”,实行目标上墙、问题上墙、措施上墙、时限上墙、责任上墙,坚持每天清理和结账,实现“挂图作战”促落实。二是实行对账销号抓清零。对前期排查出的各类问题,我们组织纪检、审计等相关部门进行再梳理、再排查、再认定,并严格按照脱贫攻坚质量“回头看”的“工作清单”“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三个清单,要求帮扶责任人、驻村工作队员、乡街负责人以及联点县级领导抓紧时间,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并逐一逐项逐级签字认领、整改落实、对账销号。目前,已组织开展的八轮脱贫攻坚质量“回头看”,共梳理问题1086个,全部对账销号、整改到位。三是实行动态预警抓清零。各乡镇、区直行业部门把“回头看”问题分类建档,建立健全返贫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人口和边缘人口加强动态监测,及时实施问题动态管理,确保新问题及时纳入,已整改问题绝不反弹,切实巩固成效、抓实长效。四是实行严格督办抓清零。强化双向激励,以问题整改成效、扶贫实绩论英雄、定优劣,今年,我们实施最严格的督查考核办法,采用“四不两直”方式不定时、常态化对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开展督查,切实以严督严查促严改严办。并对照9大块58个指标,对全区37个村(社区)进行交叉检查验收,对排名前十的村(社区)实行奖励,对靠后的村(社区)启动了相应问责机制并约谈了相关责任人。同时,对在问题整改中政治站位不高、履职尽责不够、帮扶措施不实和扶贫领域腐败问题,从快从重严肃处理。

四、开展“清销”行动,确保农副产品应卖尽卖。扎实开展消费扶贫行动,做到线上线下齐联动,促进扶贫产品“清销”,助力贫困群众增收。一是搭建平台“销”。一方面,引进湖南晖创公司搭建电商平台,上线农副产品260余种,累计交易额达1亿元。另一方面,全力打造消费扶贫“三专一平台”,在商场、校园、医院、社区、车站、广场等公共场所安放智能专柜150个,设立1个消费扶贫专馆和3个消费扶贫专区,并依托中国社会扶贫网第四方平台,展示扶贫产品,促进扶贫产品线上线下销售。二是依托活动“促”。通过全网直播带货和大型广场展销等方式,大力销售农副产品。今年以来,先后举办全区性农产品现场展销会4场、乡镇农副产品展销活动34场次,累计销售额达380余万元。三是通过单位“签”。全区各企事业单位的公办食堂、工会组织预留足够的份额,与贫困村、贫困户、扶贫企业签订农副产品采购协议,其中单位食堂预算资金不低于40%,采购区内产品不低于20%,确保贫困户、扶贫企业等农副产品及时“清销”。四是发动个人“购”。在各村不定期举办农副产品销售活动,发动后盾单位、社会爱心人士“线下”购买,仅10月份销售额达114.9万元。疫情期间,鼓励各级工会通过消费券等形式购买扶贫产品,人均不低于300元,确保扶贫产品不出现区域性、规模性滞销卖难的问题。

五、开展“清账”行动,确保脱贫成色应足尽足。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更是一场实战,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要有实实在在的成效,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我们通过清理“三本账”,确保稳定脱贫,切实提升脱贫质量和成色。一是单位“算账”。区直部门、乡街、村支两委、驻村工作队,结合自身工作职责和扶贫任务,全面开展脱贫攻坚“自查评估”,通过梳理政策、盘点项目、比对台账,算出脱贫攻坚“明白账”,并由贫困户、村、乡、区四级签字确认。二是组织“对账”。对单位交出的“帐单”进行比对核实,一方面根据政策文件,对标对表开展“数值评估”;另一方面通过现场调研、抽查考核等方式,实地了解各扶贫项目、应对疫情、务工就业、农副产品销售、政策落实、帮扶措施等情况,并对组织对账的结果进行公示,接受人民群众的评判和监督,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确保在工作任务上“不欠账”、在时间进度上“算准账”、在考核验收上“无错账”。同时,严格兑现奖惩,对在脱贫攻坚一线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欠账”、不作为的进行严肃问责,激发广大干部担当作为。三是群众“认账”。群众满意度是衡量脱贫攻坚的重要标尺。我们除了让每一位贫困户认可自己的家庭收入和享受的帮扶措施外,还全面推广“屋场恳谈会”,由县级领导及后盾单位负责人利用周末或者晚上时间,全面下沉联点村,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解决棘手问题,既打开了群众的心结,又融洽了干群关系,更提振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此外,我们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一方面在全市首创“支部联支部、党员联到户”的“双联”活动,1033名党员分别结对帮扶“四类对象”;另一方面在全市率先推出人文化关怀、个性化服务的“两化”救助理念,涵盖特殊困难群体服务对象687名,社工、“衡阳群众”日常走访和监测跟踪管理对象1028人,服务工时达17063小时,实现了六大类人群救助“对象全覆盖,服务全方位”,畅通了扶贫“最后一公里”,提升了群众认可度和满意度。(作者系衡阳市珠晖区委副书记)

责任编辑:刘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