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 (邓小保 邓云帆 报道)今年来,湖南省衡南县紧扣“六稳”“六保”就业工作方针,把稳就业、保就业工作当做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对待,当做一件头等民生实事来狠抓,着力落实搭建招聘平台、强化技能培训、援企稳岗“三抓手”,全力破解企业“用工荒”。
保障企业基本用工需求,是缓解“用工荒”的首要“抓手”。为此,该县人社局频出真招,搭建三大招聘平台。网络招聘。防疫伊始,积极转变工作思路和服务方式,变现场招聘为网络招聘,及时开展线上“春风行动”,确保“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利用微信朋友圈和县镇村三级就业工作群,累计发布就业岗位信息200余条,就业岗位9000余个;向全县劳动者推送“湘就业”微信公众号信息达16182条;为县内中科光电、得意电子、广盛源医药科技等27家县内企业线上招聘553人;将50家企业150余个岗位3000余个职位信息发布在党政门户网站,开展互联网招聘,推广远程面试,确保农民工等重点群体“求职有门、就业有路、困难有助”。专场招聘。适时下沉服务重心,相继深入茶市、向阳、车江、云集等乡镇(街道)举办“巩固就业扶贫成效专场招聘会”5场、“退捕渔民专场招聘会”2场,为县内30余家企业招聘劳动力1000余人。实时招聘。针对返乡回流劳动力,一方面通过镇村干部摸清底数,掌握情况;一方面通过县人社局联络员与企业单位及时对接,了解信息,搭好平台,做好“点对点”供需对接,为2900余名返乡回流劳动力实现就近就地就业。
保障企业技术岗位用工需求,是纾解“用工荒”的关键“抓手”。为此,该县按照“缺什么就培训什么”原则,千方百计强化三大培训。强化“订单”培训。衡南县人社部门联合教育、农业、林业、商务等职能部门,和劳动力实际情况,按照“想学什么,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原则,对全县有就业意愿的劳动力常态化开展技能培训。截至目前,已举办电脑管理、电子商务、养殖种植、家政服务、保安保洁等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3853人,完成率214%,合格率和获证率均达100%。。强化“菜单”培训。结合用人单位需求,特别是对深入吸纳劳动力就业人数多的相关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举办“菜单式”技能技术培训。截至目前,已举办植保无人机、家政服务、农村劳务经纪人等有针对性的岗前培训211期11877人,完成率高达265%。强化“特岗”培训。根据特殊群体的特别需要和特殊岗位的特技需要,大力开展“特岗”培训。目前,已为30名退捕渔民举办了创业培训;为100人在衡阳市首次开展了“呈现衡南农特,展现直播创业”县科技专家服务团“村播带货”培训;为59名贫困户在衡阳市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学校,举办了为期7天的植保无人机驾驶技术培训班,并推荐到全县各农业企业就业,切实满足了部分新型农业技术用工需求。
优化服务,为企业减负,帮助企业稳岗,是破解“用工荒”的关键“抓手”。为此,该县靶向施策,精准发力,落实落细三大举措。出台政策。大疫当前,为助力企业轻装前行,为保障务工人员相关待遇,迅速出台《衡南县人社局支持企业复工复产资金安排意见》,推行九条“硬”措施,调剂资金3000余万元,全力以赴援企稳岗。截至目前,已为全县288家企业减免养老保险费3595.4万元;为30家非中小微企业减半征收单位部分养老保险费254.76万元;为全县中小微企业免征单位部失业保险费105.82万元;;为符合条件40家企业返还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140余万元;为36家企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20万元;为县内40家企业发放稳岗补贴140余万元,做到应补尽补;为1.3万余名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拨付一次性交通补助390余万元,做到了应补尽补。做实台账。派出110余名干部职工,进村入户,多次上门,摸清全县重点群体和就业因难人员就业愿望、培训意愿、岗位需求、待遇要求等基本信息,并建立电子信息台账,做到动态管理、动态运用。广泛宣传。通过多种平台(各个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各类大型活动、各级工会等)、利用多种载体(广播、电视、网络、户外立柱、大型LED屏、手机APP等)、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咨询送政策、开展培训送法规、开展活动送服务等),将相关法律法规政策送到生产一线,送到员工手里。同时,积极加强与企业实时对接,强化宣传,提升企业文化,以优越的就业环境留人。
据了解,截至11月底,该县城镇新增就业8573人,完成率123.3%;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251人,完成率104.9%;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926人,完成率102.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6%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442人,完成率107.4%;青年人员见习121人,完成率101%;帮助县内50余家企业单位招聘到岗3000余人。
责任编辑:刘霞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