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丽潇湘,一直传扬着一对红色夫妻的初心故事,激励着一代代人的成长。夫妻俩都是湖南新田人,丈夫何磐石于1949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妻子何玉荣在16岁时就参加了土改,是一 对名副其实的红色夫妻、革命夫妻。
丈夫何磐石同志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何保初先生曾是当地颇有名气的教师,也是远近闻名的楹 联名家,有德有才,颇受各方敬仰。在何磐石同志24岁的那年,本可有许多人生之路可以选择的 他,却毅然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在部队担任文化教员,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革命战士。风华正茂的何磐石同志,对革命工作有着无比的热情。在人民解放军进军西南的战斗中, 何磬石同志因英勇无畏、出色完成战地任务而荣立战功并光荣出席野战军英雄模范和党代表大会。
1952年,何磐石同志响应党的号召转业到地方工作。不管是在政府部门任职还是在教育部门工 作,他都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忘我工作,深得各级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赞誉和褒奖,多次被 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干部”、“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和“十佳优秀教育工作者”。
1957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何磐石同志与许多正直善良的优秀知识分子一样,被错划为“右 派”,无辜遭到残酷迫害,直到1979年才得以彻底平反、恢复工作,蒙冤受屈时间长达22年。在 这度日如年的艰难岁月里,何磐石同志不但以惊人的毅力顽强地面对生活,而且对党、对祖国、 对人民的坚定信念,丝毫不动摇。在那个时候,何磐石同志和坚强刚毅、正直善良、吃苦耐劳的 妻子一道,艰难地支撑着自己的家,常常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常常连一个鸡蛋都要卖掉换钱而舍 不得吃……但尽管如此,夫妻俩有两件事却一直没有停止过:一是节衣缩食也要送儿女上学;二是 节衣缩食也要订阅书报杂志。之所以再艰难也要送儿女上学,是因为何磐石何玉荣夫妇深深懂 得,儿女们只有读好了书,今后才能为党和人民做更多的事情;之所以再艰难也要订阅书报杂 志,是因为在那种环境中,只有通过书报杂志才能了解外界的信息,才能了解党的声音,才能寄 托党的忠诚儿女对她的真诚向往。
获得第二次政治生命后,何磐石同志更加精神焕发,对党和人民事业的热情也更加高涨。虽历经 艰苦磨难,但何磐石同志对党的热爱之情始终有增无减。他始终认为,党能正视错误,并勇于改 正错误,这正是她的伟大崇高之所在。不管在何种环境下,何磐石同志天天坚持看书看报,天天 坚持收听、收看各类新闻节目,这己成为他始终坚持的良好习惯。何磐石同志不仅自己热爱学 习,昂扬向上,而且以自己的光辉经历和所思所想为生动内容,义务开展对广大青少年的革命传 统教育。他经常深入大中小学、机关、街道、企事业单位义务为广大青少年进行革命理想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法纪教育等达数百场次,其热心青少年教育和服务社会的公益之举深受各界 好评,何磐石同志也因此被誉为“热心传播真理的老革命”和“老有所为好干部”。此外,何磐石同 志还结合工作实践,致力于理论研究和探索,并获得可喜成果,先后在国家、省、市、县各级报 刊杂志发表文章60余篇(次),尤其是《我是怎样对青少年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的》、《爱国主义与道德教育》、《老有所为与老有所乐的辩证统一》等理论文章,发表后产生 了很好的社会反响,深受好评与赞誉。
对何磐石同志来说,学习是他的最大爱好,追求是他的最大乐趣。追求不止、永葆青春的优秀离 休老干部何磐石同志,正是凭着对党、对祖国、对人民、对事业的无比忠诚和对人生执着追求的 崇高精神,铸就了他绚丽的可贵人生。
妻子何玉荣同志自小勤劳善良、刻苦认真、积极向上。土改时期,十六、七岁的何玉荣同志踌躇 满志、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土改工作中,把全部的爱都倾注到了自己所热爱的事业上。一次,区里派她负责召集多个村参加的片组群众大会,需紧急传达重要政策。不巧,天却下起了滂沱大雨, 区里以为这位“小姑娘干部”这次可能完不成任务。谁知,她迎着风雨上,丝毫没有退却。虽全身 上下被大雨淋得透湿却仍然认真、执着、敬业的这位区里来的姑娘干部的可敬形象,早已将参加 会议的所有干部群众的心深深吸引。会议不但如期召开了,而且开得比任何片组都好。何玉荣同 志不但认真、负责,而且机敏、能干。有一次,她代表区里在一个干部群众大会上讲话,由于考 虑自己个头不是很高,站在相对较高的讲桌后讲话可能不太协调,于是,她便机敏地在会前将两 块结实方正的青砖早早准备好放在讲桌下,开会时,满场的听众看到比平时似乎高了许多的何玉 荣在台上充满激情、极富鼓动性和号召力的讲话时,无不对她充满着敬意!就是凭着这种可贵的 敬业精神,何玉荣同志先后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土改干部”、“优秀团支部书记”和“优 秀妇女主任”。
命运有时却也故意捉弄好人。由于丈夫蒙冤受屈,致使何玉荣夫妇及其全家蒙受了长达20多年的 无辜迫害,何玉荣夫妇及女儿何小艳、儿子何昌茂、何昌盛等家人历尽了千难万险,吃尽了千辛 万苦。在那艰难岁月里,作为干部,何玉荣同志克服重重困难,把满腔的爱无私地奉献在工作岗 位上,恪尽职守,尽心尽责,成绩卓著;作为妻子,何玉荣同志深深理解无辜蒙受不白之冤的丈 夫的心,用满腔的爱艰难地替丈夫分担忧愁、痛苦和不幸;作为母亲,何玉荣同志深深理解在逆 境中苦苦成长的儿女们的心,用真挚的爱真诚而顽强地铺就儿女们成长的道路。何玉荣同志是值 得自豪的,因为,她以坚强、刚毅的性格和无私、高尚的情怀尽到了对家人、对工作、对社会所 应尽的责任。
丈夫的冤案得到平反后,深明大义的何玉荣与丈夫一道,不但没有向组织提出任何个人要求,反 而以加倍的干劲和热情投入到本职工作和公益事业中。在认真、扎实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何玉 荣同志还与丈夫一道经常为广大青少年开展义务帮扶教育活动,受到广泛好评。何玉荣同志有一 颗非常善良的心和一个宽广无私的胸怀。对自己,她总是节衣缩食,从不铺张浪费;对别人,她 却关怀备至,乐于奉献。对自己,她总是严格要求,慎之又慎;对别人,她却宽容厚道,真诚豁 达。不管对官员还是百姓,不管对富人还是穷人,不管对大人还是小孩,她都一视同仁,以满腔 真情热心待人。她爱别人胜过爱自己,不管什么事都是先为别人着想,从不为自己着想,有利益 和方便,总是主动让给别人,从来不为自己谋利,她的所作所为充分体现了一个真正共产党人的 无私情怀和高尚品质,被广大人民群众亲切地誉为“爱心妈妈”。据不完全统计,仅近10年来,她义务独立解决以及与孙子何琨、何鹏共同解决的社会公益问题就达360余件(次),产生了良好的 社会反响。何玉荣同志也因自己突出的工作成绩和对社会的巨大贡献,多次获得“老有所为好妈 妈”光荣称号,受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表彰。
何玉荣同志常说:“坚强给人力量,奉献给人快乐”。是啊,何玉荣同志不正是这样一位以奉献为 乐的坚强、可敬的优秀女性吗?何磐石何玉荣夫妇的大爱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反响,《时代前沿》、《华夏英杰》、《中国改革撷英》以及《永州日报》、永州电视台等众多媒体予以宣传推介。可敬可爱的红色夫妻何磐石何玉 荣夫妇,正是凭着对可贵初心的执着坚守,铸就了他们灿烂辉煌的可贵人生。
【文/尹兴旺 漂泊诗人】
责任编辑:刘霞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