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年来禄福村脱贫攻坚的主要做法、措施和成效
禄福村属湖南省省级贫困村,2015年12月由原禄福村和南京村合并而成,辖17个村民小组,465户,总人口1858人,基本农田1496亩,旱地78亩,山林2700余亩;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村党支部下辖3个党小组,有中共党员57名(其中流动党员12名),村两委干部5名,入党积极分子3名,后备干部2名;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7户108人,享受低保31户48人,五保供养14人。我村交通十分便利,距市区仅约3公里,村传统产业是种植水稻、油菜、蔬菜等经济作物,养殖家禽和鱼类水产。优势和特色产业是种植湘莲、黄桃、水晶柚和油茶,规模养殖牲猪、土鸡土鸭土鱼土鹅等。201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3236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2万元。五年来,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2017年禄福村脱贫摘帽出列,今年37户贫困户已全部脱贫,一个贫穷落后、集体经济收入为零的贫困村实现了美丽蜕变,禄福人开始迈上了幸福小康之路。
禄福村村部
五年来,禄福村在市委组织部的联点帮扶下,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各部门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在驻村工作队的鼎力帮助下,我们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总方针,牢记习总书记“扶贫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的殷殷嘱托,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扶贫工作指示精神,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我村先后被评为全市脱贫攻坚示范村、全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市支部“五化”建设标杆支部,支部书记唐绍辉同志被推荐评为全省优秀扶贫干部,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吴代胜同志先后两次被评为全市“100名最美扶贫人”。
禄福村党支部开展“寻初心、守初心、践初心”主题党日活动
1、坚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打造坚强堡垒。驻村工作队把以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己任,坚持抓班子带队伍,深化实施民生工程,对村两委班子进行作风纪律整顿,管理和完善好村两委班子,建立禄福村工作联络微信群和村党员微信群,明确班子分工责任制,指导村党支部利用“三会一课”制度狠抓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建立了汇报制度、考勤制度、会议制度、学习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各项规章;认真实行党务村务公开,落实党员目标管理责任制,实施党员积分管理和“星级”管理,充分发挥支部“五化”建设作用,提高了党员队伍素质,促进了党建工作落地。特别是今年在新冠病毒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驻村“第一书记”吴代胜同志为全村党员上专题党课——《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取得疫情阻击战彻底胜利》。支部组织党员先后集中学习了新《党章》、《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今年9月在湖南考察基层代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等。支部先后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疫情防控,党员先行”、“寻初心、守初心、践初心”等主题党日活动,每年开展了党员冬春训活动,以党小组为单位,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实行谈心谈话,搞好“一会三评”,深入查摆村两委班子和个人的问题与不足,形成问题清单,并制定整改方案从严整改落实,不断提高党组织生活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深入开展廉政教育、党风党纪教育,努力打造一支讲政治、守纪律、干实事、懂规矩的高素质村两委干部和党员组长骨干队伍。2015年以来发展党员6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0人、村后备干部2人。在抓好党建引领的基础上,我们着力开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始终把党建与扶贫有机地融合起来。今年以来,按照上级安排,我村集中开展了脱贫攻坚进一步强化“三落实”、全面“回头看”集中推进工作。及时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制定实施方案,3月下旬开展了大走访,对贫困户进行全面入户调查摸底;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成员负责对“八类人员”调查摸底,并与深度贫困户恳谈,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全面清查核实漏评、错退和返贫问题,建立工作台账和问题清单,了解掌握37户贫困户108个贫困人口的饮水、住房、基本医疗、教育、产业等各项扶贫政策落实情况;对全村31户低保户、14户五保户、7户重病户和39名重度残疾人档案重新核查建档。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多次深入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对8户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户走访慰问,调查了解其生产生活情况,帮助解决易迁安置房漏水、房屋开裂、脱胶等具体问题。租赁京三组组长李文忠自留地4亩,为我村易迁安置点7户贫困户解决了“幸福菜园”。大力宣讲各项扶贫政策,检查各项扶贫政策的落实到位情况,认真核算贫困户的家庭经济收入,搞好扶贫台账资料和档案整理,确保台账资料科学严谨、规范有序、不出差错,为实现乡村振兴目标作好过渡准备。
禄福村党支部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组织生活会
2、坚持产业兴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禄福村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相对全市来说偏低。为改变落后困境,实现乡村振兴目标,我村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让贫困户真正收益。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造血式脱贫攻坚的中心工作来抓。一是2017年在驻村工作队的支持下,在京二、七组流转土地150余亩建立了村第一个产业扶贫基地,进行“村社合一”,大力发展种养殖业。去年以来,我们认真用好国家农业部发展集体经济50万元奖补资金。村拨付10万元在京二、京七组的村级产业扶贫用于改善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种养殖业,每年养殖土鸡5000只以上,养鱼10余亩水面,种植水晶柚1200株,黄桃300株,村集体经济实现收入3万余元。现已初见成效,贫困户入股分红、贫困户每人增加收入700余元,提升了我村的脱贫质量,巩固了脱贫成效。二是我村新增了2个产业扶贫基地。今年村里在官田组流转土地200多亩,新建了“禄福产业园”,投入资金80多万元(其中集体经济奖补资金投入40万元、驻村工作队投入产业扶贫资金40万元),实行山林土地平整开挖,建设果园、养渔场,安装果园围栏2000余米,拟种植水晶柚100余亩、养渔50余亩,养鸡养鸭5000只以上,打造“一庄三场三园”,即禄福山庄,养鸡场、鸭场、渔场,果园、蔬菜园、草莓园,重点发展观光农业和种养殖业,该项目今年4月已正式启动,村集体经济可实现收入10万元左右。同时,在背冲组流转土地500余亩,新建1个1200头母猪养殖场、300多亩油茶种植园,实行规模养殖牲猪、规模种植油茶。该项目由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联络联谊,引进本村返乡大学生阳沐廷回乡创业,由外资企业湖南正大投资置业有限公司和市裕花种养专业合作社牵手,共同投资7000多万元,该项目前期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已于今年四月开工建设,现已投资1000余万元,年底前可投产运行,力争打造一个集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生态产业园,为发展壮大我村集体经济再添新彩。该项目投产后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可达5万元左右。三是发展特色产业,实行全民皆“产”,整体推进,打造“一山一品”,建设好“禄福百果园”、“禄福水产园”。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可达20万元以上。我村重点发展了土鸡土鸭土鱼土鹅等养殖产业,全村增加养鱼水面200余亩,养殖土家禽2万余羽,年产值达200余万元,新发展种养殖大户8户,党员致富带头人4人。每年除市本级产业分红外,我村对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进行“以奖代补”,年奖补资金3万余元,每年底为贫困户发放土鸡2000余只,共计10.8万元,贫困户户平增收2000余元。四是大力发展庭院经济,鼓励支持村民在房前屋后种植水果蔬菜,建小菜园子,一为家庭创收,二美化了环境,三净化了空气,提升了居住环境。
禄福村官田组种养殖产业基地
背冲组牲猪养殖基地建设之中
3、坚持环境建村,建出了新面貌。一是抓好了基础设施建设,五年来,对全村5.8公里村级道路进行了提质改造,加宽1.5米,消除了交通安全隐患,12个组完成了组级公路硬化,总长度8千余米,全村进行了农网改造,改造线路2万余米,增设变压器7台,加强水利基础建设,硬化水渠1600余米,水渠清於400米,山塘清於加固10余口,完成了自来水管网建设,37户贫困户全部接通自来水,428户非贫困户已自来水立户258户,现已安装入户100多户,切实解决了水、电、路的难题。二是抓好村庄的绿化和亮化,完成村组道路绿化5公里,对本村的山林大部分进行流转,全部种上油茶及其他经济林,全村共种植油菜600多亩,新增绿化面积200余亩,完成幼林抚育,老油茶林垦复共400余亩,全村安装路灯200余盏,为村民夜间出行提供了方便,美化了环境。三是抓好人居环境整治,村民新建房屋全部按照村庄规划设计,严格先审批,审批合格再建设,坚决打击违章建房,严格按照生态宜居和人居环境整治的要求,开展厕所革命和环境整治,去年我村在宜阳街道率先示范改厕236户,并配置了足够的环卫设施,每个自然湾场建立了垃圾池,全村共建垃圾池51个,配备了专门的保洁员,及时对垃圾进行清运,新增5个公益性岗位,为保洁员发放聘请工资、保洁工具、服装。每月村两委干部带领党员、村民代表对全村各组道路、村民房前屋后进行卫生检查,每季度进行大评小奖,对最清洁家庭进行奖励,通过以上一系列措施,我村村容村貌得到了明显的改观。
禄福村“一门式”便民服务中心
4、坚持民主管村,呈现了新气象。一是文明兴村,兴出了新风尚。为了提升村民的精神文明,对村级农家书屋进行了全面整修,安排专人负责管理,新增图书1200余册,为村民提供了舒适的阅读环境,增加了知识学习面,依托村级远程教育站点,积极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实用技术培训10余次,在禄福组改扩建了一个农民休闲小广场,安装了篮球架、乒乓球台和一些健身休闲器材,让村民有了一个好去所,丰富了村民的文化体育生活。依托村级活动中心,开展农民素质教育,制定了符合本村实情的村规民约。五年来,全村没有发生一起重大刑事、治安案件、信访案件,群众反响良好。二是民主管村,管出了新活力。严格按照支部“五化”建设要求,完善了组织建设和阵地建设,村两委班子实行交叉任职,目前村两委正在换届之中,班子团结,大家齐心协力干事业,没有任何杂音。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村级事务全部实行支委会提议,村两委集体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大会决议,全村各项事务严格按有关制度进行办理,党风廉政建设常抓不懈。建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实行村账乡管,对村级决策、财务管理,实行全程监督,各项资金严格按照要求和有关规章制度使用,严格落实了各项惠民政策和惠农补贴,在村部设立了固定的党务、村务公开栏,对村级党务、事务及时进行公开。积极引导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对无职党员进行设岗定责,激发党员群众的参与热情。为方便村民开展文化体育活动,达到精神物质双文明,今年“一门式”便民服务中心已交付使用,并启动了村级文化广场建设,计划投资200余万元,前期需投资80余万元,目前已初步完成广场选址、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两年内基本建成,为我村争创湖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打下坚实的基础。
禄福村第十一届选举委员会推选大会
回顾我村五年来脱贫攻坚的光辉历程,思路清晰,制度健全,措施到位,保障有力,成效明显。主要得益于:一是省、衡阳市和我市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各部门单位的大力支持。二是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市委书记刘达祥、市长吴乐胜先后到禄福村检查和指导扶贫工作,帮助解决扶贫工作的具体问题。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谭奇峰履新不久就莅临禄福村调研,带头开展扶贫“五联五促”(组织联建、促党建引领有力,产业联抓、促集体经济发展,干群联心、促帮扶质量提升,人才联动、促惠民服务有效,责任联考,促帮扶责任上肩)活动,走访3户结对帮扶贫困户,同村老干部、党员群众和贫困户代表“屋场夜谈”,指导党建扶贫工作。三是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辛勤工作的结果。四是各后盾单位的精心指导和结对帮扶责任人的真情扶贫。
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谭奇峰来村调研乡村振兴工作
二、我村今年在疫情影响下在稳岗就业、产业帮扶、千方百计提高贫困人口的收入方面以及帮扶工作开展方面的举措
春节以来,新冠病毒在全国迅速蔓延开来。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从正月初一起就坚守在岗位,认真开展内外值班联防联控。一是广泛宣传发动,深入各组开展新型肺炎病毒联防联控工作,张贴疫情防控宣传标语,宣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治知识。二是认真摸底排查。正月初三召开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会,全面排查湖北武汉回乡人员,至今没有出现任何疫情。三是落实好各项防疫措施。发放防护口罩和消毒药具药品,对村部和公众场所进行药物消杀,对外来人员进行排查登记和体温检测,在入村主要道口设置检测站,并安排专人轮值坚守,确保了防疫工作不出问题。三月份疫情得到缓解后,为巩固扶贫成果,大力提高贫困人口的家庭经济收入,我村采取了以下举措进行帮扶:一是建立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首先对全村37户贫困户及“四类人员”家庭进行全方位摸底走访调查了解他们的生活需求、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建立工作台账;其次,制定年度产业扶贫帮扶实施方案,依托市产业扶贫10万元资金和产业分红所得利润8000元,对37户贫困户发展种养殖业实行“以奖代补”,激发了贫困户的内生发展动力,到目前为止全村每年养殖土鸡1.2万羽、养鸭1万余羽、养鱼水面达300多亩;种植油菜500多亩,油茶1600余亩,花生300多亩,水果200多亩;养殖紫色页岩鱼水面达200余亩,现有20户贫困户大力发展种养殖业,靠勤劳苦干增强内生发展动力,提高了脱贫实效。本月底为37户贫困户发放湘黄鸡2000多只。二是积极开展就业培训,在稳岗就业上进行帮扶。我们对返乡回流人员逐个上门走访,掌握他们的就业意愿和需求,组织他们参加全市的再就业招聘大会,对暂时没有找到工作的,村里组织了就业培训和发展种养殖业培训,重点请市林业局和市职业中专院校的老师讲解湘黄鸡和种植水果有关专业知识,对发展种养殖的贫困户和非贫困户,请驻村科技特派员和专业人才进行现场讲课辅导和技术指导,及时点对点推介他们成功就业,找到自己如意的工作岗位。三是抓好驻村帮扶和结对帮扶,在消费扶贫上下功夫。对春节期间村产业扶贫基地滞销的1000多只湘黄鸡,我们通过多方途径,按照市委、市政府消费扶贫的有关政策,找单位和企业已全部销售完;对37户贫困户自主种植的经济作物和红心柚、土鸡、土鱼等,通过结对帮扶已全部销售给市直有关单位、亲戚和朋友,大力增加了贫困户的家庭经济收入。
禄福村新冠疫情防控工作调度会
村干部对公共场所进行消毒
三、我村今后一段时期在巩固提升脱贫成果、防止返贫致贫以及做好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上的思考和举措
今后一段时期,我们要在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致贫方面下大力气,及时做好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主要做好如下几项工作:一是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基层代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四个不摘”,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大力提升脱贫质量;二是大力发展产业扶贫,依托村经济合作社继续实行“村社合一”,让贫困户入股分红,得到实实在在的收益;实行项目带动,继续走“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路子,做大做强乡村产业,建立健全防止返贫致贫的有效机制;三是全方面做好乡村振兴这篇文章,大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加强人居环境整治,建设乡村文明,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让人民群众真正迈上幸福小康之路。
文/ 中共湖南省常宁市委驻宜阳街道禄福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 吴代胜
责任编辑:刘霞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