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蒋勋功:“遛”车

发布时间:2021-01-12 16:45:36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本文虚构 如有雷同 纯属巧合 请勿对号入座)

买了一台心仪已久的新车,像宝贝一样的爱惜着。天天擦呀,抹呀,洗呀,漂漂亮亮,干干净净。开出去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主人好开心。相信有车的人都有这种喜悦的经历。

那是新车到手不久的一天。主人兴致勃勃去开车。点火,不着,再点火,还是不着。

奇了怪了。怎么回事?

急切中,只有找人开车过来,搭上线充电,这才发动车子。

以为是偶然。车照开,不会再这样。

也就是第二天吧,开车,点火。又不“来米”。怎么啦?新车新电瓶,怎么老是缺电?而且这车并未“趴窝”不开。

电话找售后。

说明情况,提出问题。

“不会吧?是不是你的车动得太少了”。“没有呀,一直在开”。“那是不是电瓶的电没有充够?”“充够了,而且开的时间不长”。

讨论来讨论去,终不得要领,售后建议到4S店去充电,充够时间,再观察。

只有这样了。车主有点不高兴,带着气把车开往了4S店。这一充电就是大半天。

专业店充电当然专业,仪表显示,电瓶电已充足。

“开回去,这下应当没问题”。销售嘱咐。

车主这回心里踏实点。也以为前面出问题是自己操作不当造成的。经过这么一个回合,相信没事。

也就一二天吧。开车仍然点火不着,问题依旧。

恼火了。车主质问销售:“怎么还是一样点火不着?什么破车?”

销售找了主管技师来回答。“新车,按理不会出这个问题。我们销售那么多的车,也是头一次遇见这种事。可能是你的车动得不够,要不你每天遛遛车试试?”

人家和颜悦色,态度诚恳。伸手不打笑脸人。车主一心软,不好再发火。勉强答应试试。

“遛车?”车主想起这个词暗自发笑。见过遛狗,遛弯,遛娃什么的,如今又来遛车的。专家说要遛那就遛吧!于是,本来无需动车的时候,也要把车开出去“遛”。这一遛就是好几公里。费油不说,还得搭上时间。

如果“遛”可以解决问题,麻是麻烦,也还真不好说什么。

只是,车只要停一个晚上,第二天电又没了,照样点火不着。

车开到了4s店。技师对车主的诉求还是将信将疑。但是问题是肯定存在的。不然,车主不可能这么固执,没事找事,一而再,再而三。一台新车,好好的,没必要这样。

新车大卸八块,拆开查了个遍。仍然发现不了是为什么。

发图片去厂家,一问,才知道是电路板的事。接错了线,车自动运行,电一直耗着,就是新电瓶,也经不起耗。缺电是常态,点火不着是常事。

只是这家4S店没经历过这种事,这家4S店的技师也没见过这种事。

车主也是“中彩”,手气不好。

没见过,没经历过,不要紧啊!相信谁可能都遇见过这种事。

当然,作为专业人士可能不应该这样,车子的这类问题。是“常见病”,应该不是“疑难杂症”,平时要多点学习积累,遇到问题不至于一问三不知,当“马大哈”。

不懂,没掌握也不要紧,千万不要不懂装懂,想当然,自以为是。

车点不着火,应当是电路问题。新车新电瓶总是这样,要去查电路,电跑哪去了?怎么跑的?电瓶再不经用,几个月应当没问题。有多少车天天要动?一般情况下,几个月不动也能正常发动。

多问几个为什么,总会找到原因。

荒唐到要人家“遛车”,贻笑大方。

这主意,也只有这种人想得出。

多少的荒谬就这样制造。

不知道是想笑还是想哭。

责任编辑:刘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