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伴水口山文化同行

发布时间:2021-03-10 16:53:34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水口山,位于湖南省常宁市的湘江之滨。她是一座湘南小镇的名字,是一家近130年历史的现代企业的名字,是一家省级经济开发区的名字。她从一万二千年前古建筑群走来,从唐宋时期的规模开采的银矿走来,从清朝官办的近代工业走来,从上世纪20年代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走来。到今天,她的怀抱中现代企业林立,同时又绿水青山怡人。我不禁感叹是怎样的力量,使它穿越万年?是怎样的原因,使它青春常在?

水口山是我童年、少年时光中常去的地方。我的外婆家就在一家冶炼企业的高大烟囱下。我常在厂矿门口嬉闹、追逐。每天见到最多的便是操着一口“矿山话”的蓝衣工人。机缘巧合,在40岁时,我到了水口山,从事发展一方经济的工作。童年的记忆和壮年的梦想,如水乳般交融,使我开始去思考她的千年繁华和熙攘。

我在江洲古人类遗址上徘徊,在近代冶炼保护地前流连,在毛泽东同志1922年曾站立过的康家戏台上畅想,在每一家现代化、智能化生产的企业中穿梭。我越来越感悟到了水口山那厚重和鲜明的“三色文化”。

有色文化,是水口山文化的底色。水口山有“世界铅都”、“中国铅锌工业的摇篮”的美誉。考古发现的“江洲古城遗址”面积约有18万平方米,有保存完整的青铜器冶铸遗迹。从汉代始,该地区即开采银矿,唐朝肃宗年间在此设“茭源银场”。1896年,清朝政府设官办湖南省水口山矿务局。湘学泰斗王闿运为水口山撰联“十里接银场,前代茭源曾置监;层楼压湘水,过江山色入凭栏”。当时之水口山为中国近代矿冶业的鳌头。新中国成立后,水口山矿务局仍然是中国矿冶行业的排头兵,自主研发的“水口山炼铅法”闻名世界。

而今日之水口山在不断做强做大中,已成长为湖南省最大的有色金属冶炼和化工基地。近年,水口山经开区正在全力推进铜铅锌全产业链建设。在5年内将建成千亿级产值的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

红色文化,是水口山文化的亮色。20世纪初的水口山矿务局是湖南境内最大的工业企业,集中3千多名深受压迫和剥削的产业工人。毛泽东来衡阳指导湖南三师党小组工作时就明确指出:“你们要到水口山矿区,建党要与工人结合起来。”1921年,蒋先云、毛泽覃、夏明翰等同志受毛泽东指派到水口山开展工人运动,并成立了党组织。“黄埔三杰”之首的蒋先云担任了中共水口山工人党支部的第一任书记。1922年4月,毛泽东亲临水口山指导革命工作,12月即举行了历时23天,并取得完全胜利的震惊中外的“水口山工人大罢工”。1928年,为支援“湘南暴动”,3千水口山产业工人发动了“水口山起义”,并书写了“八百矿工上井冈”的传奇。曾任新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国防部长的耿飚同志便是这支队伍中的一员,并由此走上了他一生波澜壮阔的革命道路。

今日的水口山,正在积极挖掘、传承红色文化,2021年7月,占地50多亩的位于湘江河滨的水口山工人运动纪念馆将开馆。以此为中心,结合有关水口山工人运动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康家戏台、康汉柳饭店、工人秘密聚会旧址、老鸦巢矿井等景点,将形成一条精品红色旅游线路,将革命传统、红色文化代代相传。

绿色文化,是水口山文化的新色。水口山是一座千年矿区,过去的无序开采、粗放管理以及冶炼技术的环保意识缺失,曾使水口山生态环境遭受极大的破坏。二十年前,水口山曾是山体裸露、植被枯死、漫天烟尘,小散乱污企业遍地开花。水口山人晴天是掩鼻而过,雨天是裹泥而行。兜里有点钱的人都有个公开的秘密:买米买菜一定要跨过湘江。

十八大后,绿色发展理念、循环经济理念如一股清风渐渐荡去水口山的千年尘埃。关停污染企业,加大人居环境整治力度,解决重金属历史遗留问题,守住环保底线,正在使今日的水口山千年矿区展新颜、老树开满新枝芽。

有色文化,是万年、千年的沉淀;红色文化,是革命传统的传承;绿色文化,是新时代、新使命的召唤。而水口山文化的最终成果,是塑造出了水口山人敢为人先、勇于斗争、锐意创新的集体人格。

先辈在一万年前的逐水而居、择石而炼,水口山工人运动创建了湖南省第一个矿山俱乐部、第一个矿山党组织、第一个农工会、第一支工农武装……是水口山人的敢为人先。

水口山千年不绝的矿采、矿冶;水口山工人大罢工23天中,面对刺刀,无一人妥协;水口山企业在国企改制、2008年金融风暴、2020年新冠疫情等历次风浪中以危求机、破茧成蝶……是水口山人的勇于斗争。

水口山近现代工业每一次改良和进步;水口山企业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的每一次技术腾飞和产业升级。千年水口山在不断自我革命和扬弃中发展……是水口山人的锐意创新。

写到此,我不觉为水口山文化所叹服:它就如一幅画卷, 美哉!壮哉!而“三色”文化及水口山集体人格必将铸造水口山人在新的历史时代不懈奋斗的共同信念。

执此信念,我会砥砺而行,我会风雨兼程。

                文/   颜晓曦

责任编辑:刘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