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鲜活红色记忆耒阳有“妙招”

发布时间:2021-03-30 20:06:17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谢维俊同志故居

中国报道讯(邓小保 谢俊清 罗燕 报道)战争年代,数万耒阳英雄儿女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舍生取义,慷慨赴死。为了让这些红色的记忆鲜活,让尘封的故事起舞,近年来,湖南省耒阳市通过打造“基因库”、种好“责任田”、播撒“蒲公英”、编织“同心圆”等举措,让耒阳年轻一代在红色文化里得到熏陶浸染,在红色环境里茁壮成长。

收集、整理、编纂,打造“基因库”

作为湘南起义的指挥中心、主战场、井冈山朱毛会师的出发地,耒阳留传着许多宝贵的红色印记和革命故事。耒阳党史专家、学者、文化界人士通过对本土红色资源进行抢救、搜集、整理、采写、编纂,大批革命旧址、老区物品、文献歌谣、革命故事得以发现保存流传。从2018年2月开始,历时三年,耒阳市组织“农村红色资源普查”活动,每月一个乡镇,通过实地踏勘,深入挖掘,采访了李鹏之子老红军李龙、湖南省军委书记李汉藩之女李可庄、赤卫团长周鲂之女周庆玉等90多岁高龄老人,采访了开国将军谭冠三、王紫峰、郑效峰、资凤、刘显宜、熊梦飞等将军子女,发现了红色村落株木山、无名抗日烈士墓群、湘南学联总干事文焕然(原中共武汉市委书记)等一大批重要史料,整理形成了120余处耒阳革命遗址建议保护名单,并及时向省、衡阳市委党史部门报备。耒阳市还通过面向社会广泛征集红色故事,将一批原创真实、主题鲜明、人物鲜活、可读性强的故事汇编成《耒阳红色故事汇》,修订再版《耒阳红色人物》,编辑出版《耒阳市党员干部党史教育简明读本》《耒阳红色遗址》,作为全市党员干部和青少年党史、革命史教育的重要教材;编纂《耒阳革命斗争史》,成为衡阳地区少数承担《湖湘红色基因文库》编写任务的市(县、区);编辑出版“耒阳记忆”之《红色耒阳》纪念邮册,作为湖南省春季乡村文化旅游节和中国油茶高峰论坛的宣传礼品馈赠与会嘉宾,成为宣传耒阳红色文化的有效载体。

规划、活动、建设,种好“责任田”

耒阳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的纲领性文件《耒阳市红色基因传承工程三年行动计划》,经耒阳市委常务委员会和耒阳市委全会审议通过;农村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被列入《耒阳市2018—2022乡村振兴规划》、《耒阳市革命文物保护三年行动计划》出台等,让肥美、江头、火田、株木山、观音阁等一大批红色村落被列入乡村振兴示范村,大量散落在田野山村的红色遗址遗迹有望得到抢救性保护修缮;使34处革命文物纳入保护名录;一批红色革命遗址:培兰斋、梁氏宗祠、伍若兰故居、谢维俊故居被修缮,并顺利通过国家、省级文物部门的验收;贺恕故居、欧阳海烈士墓等7个革命遗址被列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市还倾力打造集健身休闲、集会纪念于一体的红色文化广场“培兰广场”和“出发地广场”,充分彰显耒阳作为湘南起义主战场、军事指挥中心的历史地位;历时一年,全新打造“湘南起义在耒阳专题馆”,复原陈列湘南起义司令部--梁氏宗祠等,去年全部对外开放;下发了《关于做好党史文物征集工作的通知》,提前做好耒阳党史馆、中共党史上第一张苏区货币发行机构--湘南起义司令部经济处、石印局,第一个兵工厂(枪炮局)等几个场馆布展的资料征集工作。

宣教、平台、队伍,播撒“蒲公英”

为了让红色故事入脑入心,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耒阳市组建了专门的红色文化志愿者队伍,集中精力做好党史故事宣讲工作。打造“周末有约”马阜岭红色故事固定宣讲平台,每周一讲,每期三个故事,至今已持续不重复开展了18个月时间;组织流动宣讲,开展党史“七进”活动,先后组织近百场党史故事微宣讲,掀起了“红色故事进基层”的热潮;坚持党史教育从娃娃抓起,编辑红色乡土教材,分年级分阶段打磨党史故事精品课,组织“红色文化进校园”,创建“若兰小学”、“中豪小学”、“欧阳海学校”等一批红色文化品牌学校;创新形式,融红色故事、党史题材于文艺专题创作之中,推出《红色故事》专栏,建立“红色文化轻骑兵”,创作完成湘南起义纪念歌曲《走过湘南》、《人民是靠山》等,拍摄《英雄若兰》、《一条破裤带》、《贺恕张琼:把一切献给革命》等影视作品;注重宣传推介,与上级媒体合作,摄制《陈芬毛泽建:革命夫妻为党生》、《谢维俊:不徇私情光明磊落》等党史故事小视频。

借势、整合、提质,编织“同心圆”

在立足党史部门专业优势基础上,耒阳市充分调动全市开展党史教育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全市各级党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党史教育活动,该市市直工委组织全市党史知识比赛活动,组织部门组织了“党旗飘飘”党史故事征文与演讲比赛,纪委监委组织了“党史故事里的廉政家风”征文比赛,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了“老兵的故事”集体采写活动,全市乡镇街道发起关爱辖区老党员、保护红色遗址等富有特色的红色资源开发和保护利用等工作。现在,读红色经典,观红色影片,唱红色歌曲,写红色感言,诵革命诗歌,进党史场馆,讲革命故事等已成为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觉选择。

搭建“史志大讲坛”,每月两堂党课,全员上阵,轮番登台;耒阳市充分发挥党史场馆作用,利用这些实境课堂练兵,让所有工作人员走上讲台,为全市基层党组织开展党性教育服务。该办还改版“史志耒阳”微信公众号,推新“耒阳红色故事汇”公众号,专门刊发“周末有约”播讲的故事,让耒阳党史教育之花越开越艳。

责任编辑:刘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