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90高龄的老党员王甫松
“你们不相信?”
“天上有飞机,地上有大炮,负责运粮的司机,晚上开车不能开灯行驶,需要另外一名同志身穿白色衣服,在前面照‘明’指引前行。”
“你们不相信?”
“急行军,赶任务,一个玉米包谷要撑过90华里行进,那时是真的要勒紧裤腰带,实在饿了也只能多喝水。”
“你们不相信?”
“逢年过节,祝福语不是‘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而是恭喜你‘吃花生米’、‘吃南瓜’。花生米是子弹头,南瓜是炮弹片。因为我们都以为革命献身为荣。”
这是一位年近90高龄,参加过全国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正在给宜阳街道全体机关党员同志讲自己亲身经历的“不相信”故事系列。
他叫王甫松,是湖南常宁宜阳街道举行“读党史 感党恩 跟党走”主题党日活动,特别邀请来讲红色故事的老革命。他用 “你们不相信?”——这世间最淳朴的问句,娓娓道来一个又一个自己的亲身经历,带领大家回忆他走过的革命之路。
大家都被他的 “不相信”故事系列深深震撼。难以想象,在当时战争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生命随时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他们凭什么?靠什么?能冲锋在前,吃苦在前,荣誉互让,不畏牺牲?王老一边用手指指向自己的脑袋,一边用坚毅的语调道破了大家的疑惑:“我和战友能为人民服务、以身作则、舍生忘死,靠的是这里的精神支柱,是对共产党的绝对信仰。”
王甫松老革命仅仅只是众多抗战老兵之一,他们把自己的青春热血洒在了抗战历史上,现在都已进入迟暮之年,但是身上的灼灼星辉,宛如大浪潮里的一盏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方向不迷惘,坚定我们跟党走的决心不动摇。宜阳街道党工委书记唐辉在最后的党课上倡导:“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也是鉴得失、知兴替的“清醒剂”,我们要加强党史学习教育,从身边的老红军、老革命学起,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反思当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砥砺前行。”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王甫松老人在这春天大好时节给宜阳街道种上一颗“坚定不移跟党走”的思想种子,相信在以后的每一个秋天都能开出更多更好的果实,让一代又一代的宜阳人传承弘扬老一辈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前仆后继、英勇牺牲的斗争精神,坚忍不拔、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以民为本、履职为公的公仆精神。
文/王承军 邓丹嵋
责任编辑:刘霞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